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 文文阅读(一)基础知识课件 新人教版.ppt

高考语文 文文阅读(一)基础知识课件 新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 文文阅读(一)基础知识课件 新人教版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4.对,向 如姬为公子泣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 2.哪里,怎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也】 (一)句末语气词 ⑴表示判断语气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⑵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修禊事也 ⑶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古之人不余欺也 ⑷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何为其然也 ⑸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吾其还也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汝殁以六月二日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策之不以其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译为“因为”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约从离衡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陈利兵而谁何 始皇既没 而倔起阡陌之中 赢粮而景从 距关 毋内诸侯 张良出,要项伯 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纵”。合从, “衡”通“横” 通“敝”,困顿,失败。 通“呵”,呵问。 通“殁”,死。 通“崛”,崛起,兴起。 通“影”,影子。 通“拒”,把守。 通“纳”,接纳,使进来。 通“邀”,邀请。 通“背”,违背,背叛。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 令将军与臣有郤   因击沛公于坐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虽趣舍万殊 亦由今之视昔 景翳翳以将入 曷不委心任去留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或师焉,或不焉 通“早”。 通“隙”,嫌怨,隔阂。 通“座”,座位。 通“否”,如果不这样。 通“趋”,往,取。 通“犹”,犹如,如同。 通“影”,日光。 通“何”,为什么。 通“授”,教授。 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振之以威怒 早实以蕃 既然已,勿动勿虑 早缫而绪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通“震”,威吓。 通“繁” 通“矣” 通“尔” 通“吁” 通“脱” 同“畔” 来吾道夫先路也 椎床便大怒 箱帘六七十 终老不复取 合葬华山傍 摧藏马悲哀 契阔谈 列缺霹雳 曲终收拨当心画 通“导” 通“捶” 通“奁” 通“娶” 通“旁” 通“脏” 通“宴” 通“裂” 通“划” 一尊还酹江月 暴霜露,斩荆棘 暴秦之欲无厌 当与秦相较 长乐王回深父 某所,而母立于兹 通“樽” 通“曝”,冒着。 通“餍”,满足。 通“倘”,如果。 通“甫”,名字下加的美称。 通“尔”,你,你的。 古今异义 区别古今意义的异同 了解一些文言复音词的特定用法 文言文中出现的“双音节”与现代汉语的双音词的四种对应情况 古今意义的异同 古今意义相同的复音词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