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健康与变态心理学知识点

健康与变态心理学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单元 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心理健康的不同理解 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十条标准: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从四个方面理解: ①人的心理既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的协调。 ②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 ③不断发展健全人格。 ④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 第二单元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十标准 二、心理健康三标准论 三、心理健康七标准 ? 心理健康水平与智力水平的关系 第三单元 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则与途径? 一、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 (一)遗传因素、教育因素、认知因素并重原则 (二)人与环境协调原则 (三)身心统一原则 (四)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原则 (五)知、情行相对平衡的原则 二、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 (一)生理方面的途径 (二)心理方面的途径 (三)社会方面的途径 第二节?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标准与原则 第一单元?? 对心理异常的一般理解 ??? 对心理异常的一般理解 ①统计学角度 ②人类学角度 ③社会学角度 ④精神医学角度 ⑤认知心理学角度 第二单元?? 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 ??? 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 ①医学标准 ②统计学标准 ③内省经验标准 ④社会适应标准 第三单元??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 ???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 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② 心理活动内在一致性原则 ③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 第四单元 心理健康状态的破坏 一、心理健康的状态   从静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从发展角度看,心理健康则是围绕着健康常摸,在一定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过程,所以,又可以说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动态平衡状态,是在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同理,在这两者相互作用过程中,这种动态平衡状态被打破,即心理健康状态的破坏,也可随时发生。  心理健康的主体,也是心理健康状态的体现者,具有生物、精神和社会属性,是这三种属性的辨证统一体,所以,人对生存环境中,生物、精神和社会性的压力或刺激可以产生“共鸣”,这一特性,可以用物理学中的共振原理,做为比拟。   在通常情况下,心理平衡状态的破坏不超越人自身固有的自我平衡能力范围,这时,心理健康状态可以不被破坏,然而一旦超越了自我平衡能力的范围,人的心态就会出现问题和紊乱,这时我们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被破坏了。 二 、临床相、诊断第三节? 心理障碍 第一单元 常见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 一、认知障碍 (一)感知觉障碍 感觉过敏、错觉、幻觉 (二)思维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思维贫乏、思维迟缓、强制性思维 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超价观念、强迫观念 (三)记忆障碍 ??????? 记忆减退、错构、虚构 (四)注意障碍 1、注意增强 2、注意涣散  3、注意减退 4、注意转移 5、注意衰退 (五)智能障碍 二、情绪情感障碍 (一)情感淡漠 (二)情绪低落 (三)焦虑 (四)情感脆弱 三、意向行为障碍 1、意向缺乏2、意向增强3、意向倒错4、强迫意向5、强迫动作 四、自知力障碍第二单元 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一、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精神病性障碍属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是非精神病性的,是指人们在承受压力的当时和过后,在心理和行为方面所产生的效应, 即应激或应激后效;这种效应可使人的心理和行为偏离常轨, 但又不产生精神病性症状; 由于压力强度不同和个人心理健康水平不同, 这种效应的严重程度也不同。依效应的强度可将临床相分为三大类: 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边缘状态。   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指, 在时间性质方面有近期发生而不太可能持久的特点。问题的内容尚未泛化而只局限在引发事件本身;其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并没有严重影响思维逻辑性,如婚姻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等。 ??? 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其反应强度剧烈并严重影响思维逻缉,初始反应强烈,如在暴怒情况下,出现强烈的非理性行为冲动毁物;心理行为异常持续的时间较长(一个月以上)、长期难以克服的心理负担;内容充分泛化,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长期的精神折磨,有时伴有躯体化症状或人格上的问题,如心理生理障碍、退缩与攻击。 ??? 边缘状态   边缘状态是指这样一组临床相, 既无法纳入精神病学(含神经症)诊断标准, 又超越了临床心理学诊断范围, 只有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会诊, 方可确定是使用心理学治疗方案,抑或使用精神病学治疗方案。 二、常见心理障碍的临床疾病分类 (一)神经症性障碍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它们没有精神病性障碍,主要可表现为烦恼、紧张、焦虑、恐惧、强迫症状、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等,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起病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