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会学校对华影响资料
传教士对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影响 摘要: 19世纪初,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了传播福音而创办教会学校,这些教会学校的发展状况如何?它们对于中国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又具有哪些客观功能?文章就从开创留学先河、对于印刷、翻译及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影响试作具体的分析。 ????从19世纪初期开始,西方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播福音,为了使中国人皈依基督教,他们在做出了种种尝试后,终于找到了兴办学校这一传教的最好途径。传教士们并未完全达到他们的目的,但这些教会学校的创立,却在客观上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教会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中国早期的教会学校都是由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最早的有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于1818年创办的“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1818~1856年)和为纪念马礼逊对促进中国教育及中西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而于1836创办的马礼逊学院(1836~1850年)。 ????教会学校的创办目的不外有二:一是“交互教育中西文学”,即通过中国与西方国家语言上的相互学习,从而最终达到中西文化交流之目的;二是“传播基督教要理”,促进基督教思想及东亚文明的和平传播,使中国人皈依基督教。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就语言来说分为英文和中文两种课程。英文科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数学、作文等;中文则有《四书》、《易经》、《诗经》、《书经》等科目。就其教学内容划分一般说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宗教课程。如《圣经》、《新约》、《旧约》等宗教教义的宣讲;二是中国传统的儒家经书。一般包括《千字文》、《百家姓》、《四书》、《五经》等。目的是为了与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相适应,满足中国当时科举考试的需要,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与士大夫以及地方官绅“对话”;三是有关现代西方科学知识的课程,如数学、天文、地理、几何、机械、伦理等。在当时清政府极少重视西方科学的情况下,教会学校开设的科学课程,对当时落后的中国来说,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此外,学生还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如祷告、礼拜等。这些课程的设置根据学生选择的课程及时间的安排而定。英文科由外国人担任,中文科则由华人教师担任。教会学校不仅看重科学、语文知识的传授,而且也着重于学生道德灵性的修养,期望通过学校教育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有用人才。就生源来说,不分年龄、性别,面对海内外招生;必要时,学生还可获得免费宿膳、衣服、书籍、学费等资助。 但通过创立教会学校传教并非传教士一开始传教就采取的途径,而是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传教碰壁”之后才最终认识到创办教会学校这一有效途径的。创立学校传教的优势主要有二:一是使传教活动有了固定的地点,传教士免受漂泊流浪之苦;二是教会学校的创立使福音传播有了固定的受众,提高了福音传播的效能。因此,教会学校成了传教士传教理所当然的选择。但1818年~1875年的五十七年间,教会学校的发展并不很快。一是主要因为教会学校创办初期状况不佳,人们对教会学校的未来持观望、怀疑的态度;二是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大,人们对教会学校毕业生的前途感到渺茫。以英华书院为例,可见其发展的艰难。1875年后,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受过新式教育的学生的需求激增,作为当时中国唯一的新式教育机构,教会学校才有了飞跃式的发展。至1875年止,在中国境内的基督教学校约有350所,学生约6000人。到1887年,教会学校中学生已经超过1万名。到1899年, 教会学校已发展到1776所,有学生3万多人。到1900年,几乎每个传教中心都有一所小学。1918年,全中国共有教会学校一万三千多所,学生超过三十五万人。这些早期的基督教学校多属小学程度,其中已有许多中学,大学也有了五所。有走读生,也有寄宿生。这些学校成为后来基督新教在中国发展高等教育的基础事业。同时,在华传教士的人数从1905年的3833人增至1920年的6204人,信徒人数从178251人增到446631人。二、对近代中国文教事业的影响 1、教会学校的人才培养
出国留学 ????关于中国学生留学国外的最早记录,有两次值得记忆:一次是1845年理雅各返英度假时曾经带回吴文秀、李金麟、宋佛俭三名男生及一名女生共4名学生赴英国进修。此行不单是中国学生留学英国的创举,也是中国男女学生集体留学国外的第一次,并成为第一批踏足白金汉宫的中国学生,受到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召见。另一次是1846年,勃朗回美国休假,并带容闳、黄胜和黄宽三名学生赴美留学,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美国的学生。容闳于185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成为中国留学生最早进入美国著名大学的第一人。黄宽也于1850年考取英国爱丁堡大学,7年医科毕业后回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厂供配电系统.docx
- 工厂模式的三种类型.docx
- 工商打假案例.doc
- 工商管理《商务礼仪》课程考核要求.doc
- 工商管理之人才管理社会调查报告.doc
- 工概作业工业设计实例.doc
- 工程审计的方法.docx
- 工程审计知识测试.doc
- 工科毕设开题报告.docx
- 工程师计划.docx
- 贵州贵州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研优卷).docx
- 河南南阳师范学院2021年招聘25名硕士研究生冲刺卷一(附答案与详解)及答案详解(名校卷).docx
- 陕西延长石油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所属单位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必刷).docx
- 贵州民航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含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 广汉市2025年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125人)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 邢台市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附答案详解(实用).docx
- 新华保险总部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招聘笔试题库含答案详解(预热题).docx
- 贵州苔茶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含答案详解(b卷).docx
- 广汉市2025年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125人)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综合题).docx
- 贵州城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附答案详解(实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