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培训题库.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防火技术 (一)燃烧的基本概念 (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 (三)火灾的危害性 (四)火灾的防治 (五)灭火技术措施 (六)火场逃生 (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 1.定义: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2.燃烧的三个特征: ①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放热 ③发光 (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 3.燃烧的三要素(基本条件): ①可燃物质:如木材、乙醇、乙烯等 ②助燃物质:常见的为空气和氧气 ③导致燃烧的能源:即点火源,如撞击、摩擦、明火、高温表面等 (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 4、燃烧的类型 ⑴ 闪燃——可燃液体受热蒸发为蒸气,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可燃气体,当温度不高时,液面上少量混合可燃气体遇火源会出现瞬间火苗或闪光,即短暂的燃烧过程(一闪即灭),称闪燃。 (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 闪点: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如:苯 (闭杯) -11.1℃;甲苯4℃;环己烷-16.5 ;芳烃42℃等。 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其闪点时,随时都有可能被火点燃。 闪点越低,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 ⑵ 着火——可燃物质在火源的作用下能被点燃,并且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 着火点(燃点):能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如:苯甲苯535℃,二硫化碳90℃等。 (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 ⑶ 自燃——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无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烧的现象。包括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 能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称自燃点,如:黄磷30℃,煤320 ℃。 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 5. 物质的燃烧过程(历程) 任何可燃物质的燃烧都经过氧化分解、着火、燃烧等阶段。 (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 ⑴可燃气体:在火源作用下加热到着火点(燃点)就能氧化分解燃烧,是最容易燃烧的。 如:乙炔 2C2H2+5O2→4CO2+2H2O+Q (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 ⑵ 可燃液体:受热→蒸气→燃烧 如:乙醇 C2H5OH(液体)→ C2H5OH(蒸气) C2H5OH(蒸气)+3O2=2CO2+3H2O+Q (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 ⑶ 可燃固体: ①可燃固体受热成熔融状态,蒸发出可燃蒸气,从而氧化燃烧。 如:固体硫。 (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 ② 可燃固体受热直接析出可燃气体从而氧化燃烧。 如:木材在T≥295℃析出H2、CH4甲烷 。 ③表面燃烧→炽热状态 如:焦炭,无火焰,亦称无焰燃烧; 又如:金属燃烧(Al、Mg等) (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 火灾: 指失去控制蔓延成灾的燃烧现象,或指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通常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人员和和财产损失较轻时,有时也称火警或未遂火灾事故。 (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 1. 火灾发生的条件:火三角 即燃烧必须是可燃物,助燃物(剂:氧化剂),着火源三个基本条件同时具备,并且相互作用(即构成燃烧系统),才能发生。 火三角也称为火灾三要素。 (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 根据《火灾分类》(GB4968-85),一般将火灾分为: A类:固体物质火灾。这类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的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毛,麻,纸火灾等 B类: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 C类:指气体火灾。如煤气,氢气火灾等。 D类: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铝,镁火灾等。 E类:带电火灾。如家电,变压器。 (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 3. 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初起期(烟,阴燃)→发展期(窜出火苗,火势由局部到大面积) →最盛期(空气剧烈对流,风助火势,火势强盛,火焰包围可燃物,烈火熊熊)→衰弱期(可燃物逐渐减少) →熄灭期(可燃物不足,惰性介质,灭火作用等) (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 4.火灾发展过程的几种现象: ⑴火旋风——火在蔓延过程中出现的旋转火焰。与风向,地理形态,建筑物的影响有关。有垂直火旋风,水平火旋风,他们都会促进火势蔓延速度加快和强度加大。 (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 ⑵轰燃 ①定义:室内的局部火(由于热辐射,热对流等)向大面积火转变。 ②由燃料控制向通风控制——不仅是可燃物的数量和性质,而是风助火势(空气剧烈对流等),容易进入最盛期。 ③未燃气体和挥发的蒸气局部聚集(如顶棚的下方)突然着火而造成的火焰迅速扩散。 (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 轰燃的判断: ①上层的烟气平均温度达到6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