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讨电影中莫扎特作品的应用(共2801字)
探讨电影中莫扎特作品的应用(共2801字)
音乐与画面完美的结合是电影音乐最值得考虑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以《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为例对莫扎特音乐与电影的结合进行研究。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
在欧洲音乐史的漫漫长河中,有无数自幼便显示出音乐天分的孩童,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并没有在人类艺术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而莫扎特却名副其实地成为世人公认的天才音乐神童。在他短短35年的音乐生涯中创作了各类音乐作品600多部。在莫扎特身上,处处都体现出典型的艺术家天性。他是极少数可以在优美的乐曲中表现悲伤和痛苦的作曲家。他的生活和艺术泾渭分明,你在他辉煌的音乐成就里丝毫找不到贫困生活的影子,即使在生活困苦的时候,他的音乐创作也是以清新、抒情、活泼、流畅为主,音乐语言典雅而崇高,形式结构严谨而平和,同时他的双重性格促使他除了创作旋律流畅的作品外也创作了许多英雄史诗一般的宏伟巨作,迸发出了在巨大社会压力下乐观、开朗的情绪特征。莫扎特运用各种体裁和形式,富有创新精神地把欧洲的民族音乐和巴洛克音乐风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走出了自己独特而充满魅力的音乐之路。
电影音乐中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单簧管,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各个音区的音色从沉郁到淳厚圆润、华丽嘹亮,可谓丰富,能够刻画各种音乐形象,不管是独奏还是室内乐演奏包括乐队合奏都非常完美。演奏性能十分灵活,无论是在演奏快速音阶、流畅的琶音、还是连续的吐音、花舌等方面均相当出色。莫扎特只写过一首单簧管协奏曲,但它却成为所有单簧管演奏者必修的曲目。虽然他还创作了室内乐形式的单簧管与弦乐四重奏和钢琴五重奏等作品,但就《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作品本身来说,这是历史上第一部能够完全表现出单簧管音色与技巧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部作品,把单簧管这一表现力丰富的乐器以更加喜人的姿态呈现在了世人面前,才使得以后有大量作曲家去为单簧管创作作品。
1.忧伤的表达
在1985年的电影《走出非洲》中,《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被作为配乐使用。《走出非洲》是一个传奇、浪漫的故事,具有跌宕起伏的感情,充满了无以伦比的原始美和远古的异国情调。主人公最后远离了令人伤感的非洲,因为那里埋藏了她的一段深情往事。电影根据作者凯伦布里森(KarenBlixen)以笔名伊莎丹尼森(IsakDinesen)写成的回忆录所改编。实际上,《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本来只是单簧管演奏者和音乐爱好者的单一选择,正是这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向人们推荐了它,音乐通过画面流传,画面因为音乐而更加美丽动人!它有些忧伤却又充满对生命的依恋,当你用心听完这首伤悲的挽歌时,或许也会认为,原来生活是这么精彩迷人。《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Adagio柔板K622①,被称为“人类音乐史上最美的旋律”。莫扎特在完成这部作品的两个月后便突然辞世,这也成为他人生的最后一部完整作品。莫扎特笔下的单簧管独奏主题宁静、轻松、韵味深长,使影片一开始就笼罩在典雅高贵带有一丝忧郁的气质之下,观众此时随着摄影机的镜头进入到唯美凄凉的情绪中。影片中采用的第二乐章明显带有室内乐的感觉,以和声性的配器手法强调音色的统一与完美,旋律悄然的上行下行,平和的强弱对比,毫不夸张的小装饰音加以润色,整个旋律就这样慢慢地进入到了剧情之中。电影中女主人公听着留声机播放的音乐,默默地等候她的心上人,这时候出现的单簧管的独奏表达着她心中的寂寞和惆怅、思念与哀伤,音乐与画面完美结合。莫扎特的作品是电影中男主人公最喜爱的音乐,整部影片中不时出现莫扎特的音乐背景,以莫扎特音乐流畅旋律下隐藏的淡淡忧伤为配合,把女主人公无奈忧郁的情绪表露无疑。当然,当影片出现大量非洲大草原的画面时,音乐又以欢快、活泼的旋律出现在观众的耳畔,非洲大草原一望无际,苍茫茫的没有尽头。音乐波澜壮阔,丝丝入扣,描绘着他们隽永的爱情。她在这里得到了生命的最高潮,最后也失去了一切,带走的只有哀愁与怅然,还有半生回忆。来或走,都是孑然一身。来的时候满身抱负,走的时候心身俱疲。可是,承载着爱与甜蜜的回忆却永远也洗不掉、流不走。
2.美丽大自然的眺望
《蓝色奏鸣曲》是一部德国科幻电影。在19世纪30年代,世界闻名的钢琴演奏家兼作曲家爱丽丝?西宁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为了使自身的绝技能够传于后代,她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进行了无性繁殖的手术,生育了一个跟她一模一样的女儿——西莉。爱丽丝想控制住西莉,希望她能和自己完全一样,不管在外型装扮上还是思想活动上,结果却事与愿违,事情完全出乎她的意料,脱离了她的掌控。在影片中耳熟能详的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贯穿整部电影,作为主旋律,在电影画面里,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风光秀丽的加拿大湖区,优美旋律的流淌让整部电影显得赏心悦目、令人心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