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观照下的语文备课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情观照下的语文备课设计

学情观照下的语文备课设计 一、学情是教师研读教材的动力 【课例 10 】《将相和》一课学情及教材研读与处理。 《将相和》改编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篇课文。 课前我们做了学情调研(年级学生 29 人): 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还有哪些不理解问题?调研的结果: 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 人数 为什么? 两个人物都喜欢 16 蔺相如机智勇敢(其中 5 人 还喜欢他能以国家利益为重) 廉颇负荆请罪,知错就改 只喜欢蔺相如 12 蔺相如机智勇敢(其中 3 人还喜欢他能以国家利益为重) 只喜欢廉颇 1 廉颇负荆请罪,知错就改 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蔺相如为国家立下如此大功,为什么廉颇还要嫉妒他? 看到这个调研结果,我们感到这篇课文的教育价值很多已被同学们自我实现了,我们不应该让学生再陪着教师无效地重复他们认同的内容。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学生一边倒的喜欢蔺相如,喜欢廉颇大将军的仅仅是因为他知错就改,这对历史人物公平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删节为《将相和》后,相的描写保留过多,将的篇幅太吝惜笔墨,以致使学生压倒多数的认为廉颇只是个嫉妒的有勇无谋的莽将。特别是很多教师没有看原著,就盲目下载网上流传的“将相和,和为贵”的观点,并奉若神明,这样的教学必将削弱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锋芒。于是,我们做出了还原历史人物,补充课程资源的选择,还廉颇一个公道,让将相“和”的旗鼓相当,“和”的堂正无私。 补充资料中画横线的部分是我们暗示学生重点关注的,一看两人原来身份地位之悬殊,二看廉颇的攻城野战之功。 材料 1 :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 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材料 2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决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这两个补充资料有助于学生公正客观地评价廉颇在赵国的地位作用,渑池会盟的功劳不是蔺相如一人的,廉颇不谋私利、最坏处设防、最好处力争的大智大勇不愧是赵之良将。“负荆请罪”也不是知错就改的常人之举,更不是权宜利弊的“和为贵”,而是在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感召下,在效忠君王、共同捍卫国家主权的最高准则下,二人结下的刎颈之交(生死之交)。 有了这样的学习背景资料的支持,学生的学习兴致更浓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客观公正了。 二、学情是教师备课灵感的触点 很多时候,学生的质疑和好奇是教学最好的触发点,可以直接给教师带来设计的灵感。 《惊弓之鸟》是人教版三年级教材中的一篇课文,由于它篇幅适中,故事悬念跌宕又富含哲理,不仅学生喜闻乐见,也是教师们参赛交流时的首选篇目。我们都知道,赛课时,相同篇目的参赛看点是同课异构,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的碰撞升华,能够充分彰显教师教学个性。但异构说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在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很多教师都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经历,却不会“蓦然回首”,因此很难发现它“便在灯火阑珊处”。这个“灯火阑珊处”有时就是儿童的慧眼和神奇的童趣。很多时候学情会使我们的备课教学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课例 11 】人教版三年级《惊弓之鸟》教学备课心得。 在学情调研中,一个貌不出众的小男孩提出了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更羸怎么知道这只大雁受的是箭伤呢?”是啊,大雁受过箭伤是这个故事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受过箭伤的大雁才有可能惊弓,否则这个故事就不能成立。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信服这只从远处慢慢飞来的孤雁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雁呢? 在学情的启发下,我们产生了设计灵感: 师 : 《惊弓之鸟》的鸟在故事中是指谁呀? 生:是指大雁。 师 : “雁”是这课的一个生字,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字形。“雁”字里面藏着一只鸟,你们能找出来吗? 学生茫然不知。 师:老师把“雁”字换成金文的字体“ ”,你能发现其中藏的那只鸟了吗? 众生:就是右下边的部分“ ” 。 师:你们真聪明, 像只短尾巴鸟,大雁的尾巴很短,你看多像啊!“隹”字的上方“厂”在古代读 hǎn ,它的甲骨文写作“ ”,像山之岩厓。大雁白天飞行迁徙,晚上就住在山岩上或水塘边。你们知道为什么大雁要选择这样的地方休息吗? 生:山岩上安全,猎人上不去。 生:大雁会凫水,如果有人捉它们,它们就会跳到水里游走。 师:对了,你们很理解大雁。那“隹”字左边的单人旁代表什么意思啊?看看这幅图(图中是一队排成人字的大雁在飞翔)再猜猜? 生:老师我知道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