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红楼梦对联综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红楼梦对联综述

专题:红楼梦对联 一、智通寺联: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曹雪芹撰 “智通寺”门联 [注释] ①身后有余:身后喻死后。身后有余是指所聚集的财物待死后还有剩余。 ②忘缩手:对贪得无厌者的形象描绘。 ③眼前无路想回头:回头喻指改悔以前所作所为,改过自新。佛教谓彻悟。佛经中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话。无名氏《来生债》第一折:“兀那世间的人,那贪好贿,苫海无边,回头是岸,何不早结善缘也。”眼前无路想回头即是指那些利欲熏心的人,碰壁后走投无路时才想到回头。 [鉴赏] 这副对联的特点是语浅而意深。所谓语浅,是指联中的两句话通俗易懂,明白如画。写的是因身后已有余财仍不罢休,直到碰得头破血流时才想到要回头,语意谁都可以理解。 所谓意深,联中所指并不仅说说道理而已,它的深层意思在于: 一是联中的“忘缩手”“想回头”,词意深远,耐人寻味。它是深于阅历、深谙世道者毕生惨痛教训的经验总结。作者在《红楼梦》第二回中,借对智通寺的环境描写和贾雨村所想,将这个深意表达出来,说:“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我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这是对贪婪无厌者们多么刻骨铭心的描绘呀! 二是该联为贾雨村所见所思,联系一下贾雨村在宦海中的沉浮,又何尝不是对他本人在日后仕途上事先给予的一个严重警告! 三是对联对破寺老僧所处的荒凉之景的装点,实际上是对宁荣二府未来衰败之景的暗示,是《红楼梦》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暮年图景的预兆。从这一点上来看,这副对联在作品中既切合作品内容,又具有不同于作品的普遍意义。 四是对联写得辞浅而意深,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熟悉,没有作者的生活阅历和对世道的深谙,此情此景和切合此情景的对联是写不出来的,它包容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沉的思考。当看到荣宁二府由盛极一时到最后衰败之势不可挽回之时,当耳闻目睹现实生活中和历史上那些身后有余不缩手、眼前无路始回头的贪婪者的可悲下场之时,谁又不会为这副对联所深含的哲理所震撼所叹服呢? 二、太虚幻境联: 1、幻境总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注释] ①该联见《红楼梦》第一回。 ②曹雪芹:(约1724或1715-约l764):名霑,字梦阮、芹圃,号雪芹、芹溪居士,清文学家,汉军正白旗人。他能诗善画,有广泛的文学艺术知识和深厚的修养。他创作的《红楼梦》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与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太虚幻境:太虚谓空幻虚无之意。太虚幻境是曹雪芹所虚设的天国里的一个境界。 [鉴赏] 这副对联在《红楼梦》中曾两度出现:第一回是甄士隐在梦幻中所见,第五回是贾宝玉在游太虚幻境中所见。可见作者对这副对联的安排是自有深意的。这副对联看似简略,然道理相当深刻。从人物的遭际、命运来看:甄士隐一生曾享尽荣华,最后家道变故,遁入空门,这是甄士隐一生的最终归宿。作者借贾宝玉见到这同一对联,在某种意义上说来,这是隐示着他一生道路的缩影。从作品的创作手法上来看:所叙述的人事、情节,真假具兼,颇令读者品味、猜详。王希廉《红楼梦总评》云:“读者须知,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不是真,假不是假。明此数意,则甄宝玉贾宝玉是一是二,便心目了然。”这副对联可谓是总括了《红楼梦》创作手法上的某些规律。 对联所言,把假当真,则真的便成了假的了;把没有的视为有的,有的也就成了没有的了。正如鲁迅在《集外集拾遣·〈绛洞花主〉小引》中所言:“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副对联阐释了“假”“真”“有”“无”的哲理,似是对读者在读《红楼梦》时的一种提醒,切忌穿凿;同时,给人们认识和思考复杂的人生以深刻的启迪。 2、孽海情天联: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第五回,宝玉随仙姑来到“太虚幻境”,在宫门口看到“孽海情天”四个大字和这副对联。佛教把情欲说成是罪恶和苦难的根源。人们沉沦情欲的深渊不能自拔,即所谓“孽海情天”。 上联写天地虽然宽厚,但可叹的是从古到今,爱情却受到禁锢,不能自在。《诗·小雅·正月》有“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即受天地之局限和牵制。下联写痴男怨女的爱情纠葛难以畅所欲为,实在可怜。叹其“情不尽”,怜其“债难酬”,即鼓励痴男怨女去尽相爱之情,去酬风月之债。一“叹”一“怜”,讴歌了男女爱情,表现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性解放的民主思想和斗争精神。 3、薄命司联: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第五回,宝玉在“太虚幻境”进入配殿,见到了“薄命司”和该司的对联。“薄命司”是掌握薄命女子的机关,为作者所虚构。 上联写从春到秋,一年到头含悲饮恨都是自找的烦脑。言外之意,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