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支政策.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金融支政策

1978——1998年国有金融的经济贡献 孙方伟* 陈涛* 内容提要:1978——1998年间是中国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时期,而这成功与国有金融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国有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功能体现在两方面:供给效应和租金效应。在国有金融的支持作用下,中国改革避免了前苏东地区转型期出现的经济“L”型下降。 关键词:强金融 供应效应 租金效应 1978——1998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Abstract: Chinese transformation is successful hugely from 1978 to 1998, while the success is to have many affiliations with 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Two parts of the supports of 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the effect of support and the effect of rent. Under the supports of 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Chinese transformation didn’t met the ‘L’fall of GDP. Key words: forcible finance, the effect of support, the effect of rent 在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国家里,资本这一稀缺资源在市场定价机制下价格通常高得让企业无法承受,或者出现大的波动增加企业风险。前苏联、东欧国家在市场化进程中都出现经济的“L”型下降(麦金农,1993)。而中国在转轨初期,虽然财政在GNP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但在银行注资为主的“强金融”推动下,做到了既保持价格稳定,又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改革是以国家放权让利和国民收入向个人部门倾斜为主线的。由于资本分配到企业和个人手中,国家必须考虑一种方法来集中资本,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从理论上讲集中资本的方式无非有三种:一是税收制度;二是资本市场;三是银行制度。中国从未真正建立起过完善的税收制度,尤其是在收入向居民手中聚集时,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机制未能很好确立。资本市场是发达市场经济实现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它的实施条件非常严格,很多是转轨国家所不具备的。虽然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了资本市场,但发展很不成熟,无法满足企业对资本的迫切需要。因此,大力发展国有银行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国有金融对经济的支持 转轨时期的国有金融为国家创造两类收益。一类是货币发行收益。货币收益也被称为通货膨胀税,国有银行通过发行货币来满足国家的各种资金需求。例如,改革是要付出巨大成本的,这种成本通常又要用货币投放来支付,例如,我国发放的“政策性贷款”和失业救济金以及各种补贴。这种货币投放往往导致转轨国家陷入“通货膨胀陷阱”。可是由于中国在改革之初是低货币化经济,这种低货币化经济具有吸释货币投放量的功能。中国在1978年——1996年间,货币存量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速度,却没有导致如前苏东地区那样的高膨胀率。显然,由于低的货币化水平 吸释了超额供给的货币。据易纲估计,1978年——1992年,这种货币化收益平均占GNP的3%左右。根据谢平的估算,1986年中国基础货币当年增加额468.3亿元,通货膨胀税28.1亿元, 实际发行收入440.2亿元,占当年GNP的4.5%, 占当年中央财政收入的56.55%。 1993年基础货币增加额2793亿元,通货膨胀税363.1亿元,实际货币发行收入2429.9亿元,占当年GNP的7.7%,占当年中央财政收入的253.77%。 1986年—1993年,平均为GNP的5.4%,实际货币发行收入达8447.2亿元(表2-1).1 这笔巨额的货币发行收益无论对于处在下降过程中的中央财政,还是对陷入困境的国有经济都是一种及时而有力的补贴,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表2-1 1986—1993年中国的基础货币发行收入 单位:亿元 年份 当年 增加额 通胀税 实际发 行收入 占GNP的% 当年中央 财政收入 占中央财政 收入的% 1986 468.3 28.1 440.2 4.5 778.42 56.65 1987 309.7 22.6 287.1 2.5 736.29 38.99 1988 858 158.7 699.3 5.0 774.76 90.26 1989 738 131.4 606.6 3.8 822.52 73.75 1990 1267 26.6 1240.4 7.0 992.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