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沙土化防治策略(共3253字)
沙土化防治策略(共3253字)
引言
土地荒漠化、沙土化严重威胁国家生态安全,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我国防沙治沙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切实推进防沙治沙工作,有效防治荒漠化和沙土化,改善沙区生态,促进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造成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荒漠化或土地退化,是人为活动导致的干旱、半干早和干燥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本概念所指的土地包括土壤和当地水资源、地表及其植被和作物。退化意味着在一种或多种外营力作用下土地资源的潜能降低。这些营力包括水蚀、风蚀及由此引发的沉积作用,天然植被的数量和多样性减少及与此有关的土地盐碱化[1]。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导因素。土地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和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2]。荒漠化破坏了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严重衰退,破坏交通、水利、工矿等生产设施,制约经济发展,拉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影响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2]。
2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
2.1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
我国荒漠化沙化公报称“截止到2004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8.12%,分布在除上海、台湾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89个县(旗、区)。”我国荒漠化土地中,由大风造成的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占160.7万km2[2]。为了掌握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最新变化动态,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第4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获得了2005年初—2009年底5年间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信息。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37万km2,沙化土地面积173.11万km2,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和18.03%。5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491km2,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717km2。监测表明,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净减少,但局部地区仍在扩展[3]。
2.2我国防沙治沙呈现4个重要变化
(1)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5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减少1.25万km2,沙化土地减少8587km2,分别比上次监测时减少0.47%和0.49%。我国有荒漠化土地分布的18个省(区、市),荒漠化土地均有所减少;有沙化土地分布的30个省(区、市),绝大部分省(区、市)沙化土地有所减少。
(2)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持续减轻。5年间,中度、重度和极重度3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分别减少1.69万、6800和2.34万km2;中度、重度和极重度3种类型的沙化土地面分别减少9906、1.04万和1.56万km2;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减少7084km2。
(3)沙区植被状况进一步改善。5年间,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由17.03%提高到17.63%,植被盖度50%以上的沙化土地面积增加1.03万km2,盖度小于10%的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36万km2。荒漠化和沙化重点保护治理区植物种类明显增加,植被群落稳定性增强[3]。
(4)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等区域生态明显改善[3]。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例,与2001年相比,工程区土壤风蚀总量减少5.2亿t,土壤水蚀总量减少2.87亿t,地表释尘量减少1352万t,分别减少了44%、82%和43.3%,有效减缓了沙尘天气对京津地区的影响。
3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1)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沙化面积最大的国家,荒漠化发生率居于高位,全国还有31万km2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
(2)受过度放牧、滥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降水量偏少等综合因素的共同影响,川西北、塔里木河下游等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
(3)荒漠化地区植被总体上仍处于初步恢复阶段,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稳定性、抗逆性较差,极易反弹、退化。
(4)人为活动对荒漠植被的负面影响还较严重,超载放牧、盲目开垦、滥采滥挖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破坏植被行为依然存在。
(5)气候变化导致的持续干旱等极端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对植被建设和恢复影响甚大,土地荒漠化、沙化的危险性增大。
4我国治沙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1)我国沙化土地面积还很大,防治的任务很重,现在还有173万km2的沙化土地,可治理面积有53万km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阳光下的世界》小学五年级美术PPT课件.pptx VIP
- 《物业管理师》三级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秋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版-第3单元-教案.docx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通用)专题13主旨意蕴题(练习)(学生版+解析).docx VIP
- 见证取样送检及检验批划分计划.pdf VIP
- BZ-120Ⅲ高速理瓶机使用说明书.pdf
- 2013混凝土配合比材料成本测算表.doc VIP
- 300T汽车吊性能说明书-XCA300_1全地面起重机技术规格书+[主臂风电臂加超起].pdf VIP
-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pptx VIP
- 《思政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