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失调理在网络广告中运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知失调理在网络广告中运用

广告心理学期末 考 试 ( 2008级) 题目:认知失调理论在网络广告 创意中的运用 班 级: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认知失调理论在网络广告中运用 一、认知失调理论定义: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L.费斯廷格[1]提出的阐释人的态度变化过程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是认知相符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其思想基础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 认知失谐论[2]:人们对于一个对象形成新的态度时会有一种倾向,这就是使新的态度与原有的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相一致。如果感知到的新信息与原有的了解、信念或态度不一致,那么,就会体验到失调。因而引起态度的变化。认知失谐论把相符合或一致的认知因子称为和谐因子,而把不相符合或不一致的认知因子称为失谐因子,并且认为认知因子失谐的程度越大,改变态度的压力也就越强。 失谐程度依赖于三个因素:失谐因子对和谐因素的比例、认知因子的重要性和认知的重叠。 二、当今对于网络广告的创意要求: 对于广告创意的要求,我国广告学专家作了如下总结[3]: (一)重在新颖 ??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创意的魅力首先在于新颖。因为只有新颖才会有新意,才能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给人以新的感受。英国BBDO广告公司执行创意总监哈金斯·奥西亚认为:“广告要能脱颖而出,就必须与众不同,甚至还得有点‘疯狂’。”可以说,新颖而美好的创意犹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能牢牢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二)贵在原创 ??广告创意贵在“创”,贵在“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突破常规,出人意料。与众不同,切忌因袭雷同,似曾相识。没有原创性,广告就缺乏吸引力和生命力。当然,借鉴是允许的,但不能模仿照搬。 (三)力在震撼 ? 震撼性是指广告创意能够触动人的心灵深处,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冲击。因为平庸而缺乏震撼性的广告是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可以说新颖、惊奇是重要的手法。刺激越强,造成的视听冲击力越大,就越容易给受众留下印象。而要做到这一点,“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同时让他们来买你的产品,必须有很好的点子(即创意)不可”(奥格威语)。当然,这里所说的震撼性产生的印象应该是好的印象,如果追求震撼而缺乏品味或俗不可耐,那势必难有好效果。 (四)意在简明 ?? 广告创意必须简单明了、纯真质朴、切中主题,才能使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最好的创意往往是最简单的创意。因为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受众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只有那简单明快的广告才能够吸引他们。因此在广告创意时,主题要突出,信息要凝练,诉求重点要集中,无关紧要的要删去。 ??例如,麦当劳的一则电视广告画面是一个婴儿在摇篮中荡来荡去,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笑是因为摇篮荡上去时看不到标识。整个广告极其简洁,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由此在戛纳广告界上被评为金奖。 (五)符合法规 ??广告创意符合广告法规是基本的要求之一,并且要符合广告发布地的风俗信仰、伦理道德。如果与这些方面相搏,就会引发矛盾而带来麻烦。 ??例如日本索尼公司为了在泰国推销收录机,煞费苦心地想出了一个高招:用释迦穆尼做广告。在电视广告中,这位佛祖安详侧卧,双目紧闭,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不一会儿,画面上的索尼收录机放出美妙的音乐。佛祖听了居然凡心萌动,全身随音乐不停摆动,最后睁开了双眼。这则广告的创意不可谓不新颖,岂料佛教是泰国的国教,对释迦穆尼甚为崇敬,人们认为这个广告是对佛祖的莫大侮辱,是对泰国的公然挑衅,不少人到日本大使馆游行抗议,以致泰国当局最后通过外交途径向索尼公司提出抗议。索尼公司不得不立即停播这个广告,并公开道歉。 三、至今认知失调理论在网络广告中的运用方式: (一)设置悬念?? ??悬念广告是指通过在广告中设置悬念,引起受众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的关注情绪,然后通过解释悬念,使受众记住相关的商品或劳务信息。 ??传统的媒介广告中, 通常是通过系列广告,由粗至细、由部分到整体,或者说,随着广告系列的发展,广告信息逐渐充实和完善。如此一来,受众可能会由于一次或几次连续解不开悬念而选择放弃。 ??相比之下,由于网络悬念广告的答案就隐藏在链接背后,受众只需点击就能解悬,所以更受网民的欢迎。 举例[4]: 联想继2000年借用悬念广告成功推出新网站后,04年联想又借用奥运射击冠军杜丽推出打印机。联想巨大的悬念广告来遍布北京——靶心上一个醒目的10环,“谁打的?——9月15日就知道”。路人则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当然,也有些好奇。 互联网上,已可见到悬念广告的谜底——联想正在网站上掏钱做万元有奖竞猜:“2004奥运刚刚落下帷幕,参与奥运赞助的厂商再上征程,联想作为首个成为奥运TOP厂商的中国企业,他们万人瞩目的第一枪将打向哪里?9月15日,敬请期待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