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知识点汇总表综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法制史知识点汇总表综述

中国法制史 一、西周时期(前1066-前771)——以德(礼)治国 (一)法制思想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 (1)“德”:敬天、敬祖、保民;“德教”:“礼治” (2)明德慎罚——“实施德教,用刑宽缓”。实施德教是NO.1 (3)“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的影响 A.代表了西周初期统治者的基本政治观和治国方针。 B.形成了西周时期各种具体法律制度和“礼”、“刑”结合的宏观法制特色。 C.为以“礼法结合”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法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法制主要内容之基本结构(“礼”“刑”关系) 1、“礼” (1)抽象的精神原则 1 “亲亲”——“亲亲父为首” 2 “尊尊”——“尊尊君为首” (2)具体的礼仪形式 “五礼” 1军(行兵仗之礼) 2凶(丧葬之礼) 3嘉(冠婚之礼) 4宾(迎宾待客之礼) 5吉(祭祀之礼) ◎西周时期的礼已具备法的性质 1周礼完全具有法的三个基本特性,即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 2周礼在当时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实际的调整作用 2、“五刑” (1)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对犯罪者使用的五种刑罚手段的总称。具体名称,见于《尚书·吕刑》的为:墨、劓、剕、宫、大辟;见于《周礼·秋官》的为:墨、劓、宫、刖、杀。 (2)从文献资料看,西周已较普遍地施行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罚 3、“礼”“刑”关系 (1)“出礼入刑” 《汉书·陈宠传》“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二者共同构成西周法律的完整体系。意为:违背礼则刑罚。 (2)“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1 “礼不下庶人”强调礼有等级差别,禁止任何越礼的行为; 2 “刑不上大夫”强调贵族官僚在适用刑罚上的特权。 (三)西周时期法制主要内容之民事相关 1、契约 (1)买卖契约:“质”、“剂” 1 “质”长,买卖奴隶、牛马使用; 契约写在简牍上,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份。都由官府制作,并由“质人”专门管理。 2 “剂”短,买卖兵器、珍异之物使用 (2)借贷契约:“傅别” 1 “傅”,是把债的标的和双方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 2 “别”,是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 2、婚姻 (1)婚姻缔结的三大原则 1“一夫一妻” 可以有妾。 2“同姓不婚”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附远厚别” 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否则即为“淫奔” (2)婚姻的“六礼”程序 1纳采 男家请媒人向女方提亲; 2问名 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清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祖庙以定凶吉; 3纳吉 卜得吉兆后即与女家定婚; 4纳征 男方送聘礼至女家,故又称纳币; 5请期 男方携礼至女家商定婚期; 6亲迎 婚期之日男方迎娶女子至家。至此婚礼始告完成,婚姻也最终成立。 (3)婚姻关系的解除 1 “七出”(“七去”) 不顺父母、无(儿)子、淫、妒、恶疾、多言、盗窃; 2“三不去” 有所娶而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3、继承 嫡长子继承制 这种继承主要是王公、贵族政治身份的继承,不包括财产等。 (四)西周时期的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 (1)最高裁判者 周天子 (2)中央 1大司寇 负责实施法律法令,辅佐周王行使司法权 2小司寇 辅佐大司寇审理具体案件 3专门的司法属吏 (3)基层 士师、乡士、遂士等负责处理具体司法事宜 2、诉讼制度 (1)狱讼 1民事案件称为“讼” 审理民事案件称为“听讼” 2刑事案件称为“狱” 审理刑事案件叫做“断狱”。 (2)五听 判案时通过观察当事人的言语表达、面部表情、呼吸、听觉、眼睛与视觉判断其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说明西周时已注意到司法心理问题并将其运用到审判实践中。《周礼·秋官·小司寇》中记载的具体内容是: 1辞听,听当事人的陈述,理屈则言语错乱; 2色听,观察当事人的表情,如理亏就会面红耳赤; 3气听,听当事人陈述时的呼吸,如无理就会紧张得喘息; 4耳听,审查当事人听觉反应,如无理就会紧张得听不清话; 5目听,观察当事人的眼睛,无理就会失神。 (3)五过 1惟官,畏权势而枉法; 2惟反,报私怨而枉法; 3惟内,为亲属裙带而徇私; 4惟货,贪赃受贿而枉法; 5惟来,受私人请托而枉法。 凡以此五者出入人罪,皆以其罪罪之。 是西周有关法官责任的法律规定。 (4)三刺 一刺群臣、再刺官吏、三刺国人 凡遇重大疑难案件,应先交群臣讨论,群臣不能决断时,再交官吏们讨论,还不能决断的,交给所有国人商讨决定。“三刺”制度说明西周对司法判案的慎重,是“明德慎罚”思想在司法实践中的体现。 二、东周之春秋时期(前770-前476)——礼崩乐坏 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1、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2、郑国大夫邓析编“竹刑” 邓析的“竹刑”属私人著作,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后被郑国执政杀害,但他的竹刑仍在郑国流传并为执政者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