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史第一单元过渡时期综述
中国现代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探索
中国现代史
一、过渡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二、曲折探索的二十年: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
2、“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徘徊: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改革开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
第一单元 过渡时期的建设成就
概念阐释:过渡时期
指的是1949——1956年,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1)社会性质:新主主义;
(2)革命对象:资产阶级;
(2)革命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3)过渡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一)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
(二)1953——1956年,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时期。
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49—1956年)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表现
政治
经济
外交
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新中国成立后,在核研究、航天技术、计算机应用、农业新品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推动中国文艺工作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背景:
(1) 战争的基本胜利;
(2)1949年3月, 的召开: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确立了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3)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 》,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4) 会议的召开:主要任务是讨论新中国的相关事宜。通过了《 》——具有 性质;规定了国家性质及国家的基本方针和政策,选举了国家领导人等;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制度。
【基础知识整合】
解放
七届二中全会
论人民民主专政
政治协商
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2、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意义:
(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独立的国家;
(2)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 的基本胜利;
(3)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基础知识整合】
新民主主义革命
【基础知识整合】
二、新中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形势
1、国际:
(1)美苏 ;
(2)美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全球推行扩张政策,对新中国采取包围封锁政策,同时干涉朝鲜内政,发动
战争。
2、国内:
(1)政治上:解放战争还未完全胜利,国民党残余及各种反革命势力仍对新政权构成威胁,各项制度有待建立完善;
(2)经济上:大片新解放区还未进行土地改革;国家经济千疮百孔,物资缺乏,市场混乱。
冷战和争霸
朝鲜
——“抗美援朝”
——建立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进行土地改革,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三、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建立:1949年, 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新中国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 ,
”的方针。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建立:1954年, 召开并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地位: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建立:1949年《 》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完善: 明确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作用:促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的实现;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监控报价清单表-监控报价模板.xls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2026年河北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1名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高中信息技术课标.docx
- AS NZS 61000.4.3-2013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_2025年证券专项《证券投资顾问》必背100句.pdf VIP
- 《无机非金属材料》全册完整教学课件.pptx VIP
- _2025年证券专项《证券投资顾问》超高频考点汇总.pdf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医学信息素养(广州医大)》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