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版】四川省甘孜州旭东中学201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读
四川省甘孜州旭东中学201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把握自然规律至关重要.下列与其它物质变化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 B.
浓硫酸腐蚀纸张 C.
用合金在纯金属上刻画 D.
胆矾的研碎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浓硫酸腐蚀纸张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合金在纯金属上刻画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学名与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A. 酒精 乙醇 C2H5OH B. 纯碱 氢氧化钠 NaOH C. 熟石灰 氧化钙 CaO D. 干冰 水 H2O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2H5OH,其俗称、学名与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
B、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其俗称、学名与化学式不是同一种物质.
C、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其俗称、学名与化学式不是同一种物质.
D、干冰是指固态的二氧化碳,并不是水,其化学式为:CO2,其俗称、学名与化学式不是同一种物质.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
A. 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 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 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 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考点: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据此结合防锈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铁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容易锈蚀,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铝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铝粉就是用于铁制暖气片防锈用的“银粉”,能起到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铝锅起到保护作用,用钢丝球擦洗,能把氧化物薄膜擦去,故选项说法错误.
D、菜刀与盐溶液接触时更容易生锈,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更容易生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锈蚀的条件、防止锈蚀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乙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是( )
A. 丙>乙>甲 B. 甲>丙>乙 C. 甲>乙>丙 D. 乙>甲>丙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解答: 解: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甲的活动性最强,乙、丙的活动性较弱,即金属活动性甲>乙、丙;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乙表面有银析出,说明乙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乙>Ag;而丙没有变化,说明丙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Ag>丙;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乙>丙.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2分)(2014?遵义)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设计方案探究目的不能实现的是( )
A. 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B. 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C. 乙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