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Z-CAGHP
DZ-CAGHP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标准
DZ/**-******
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stress and strain monitoring of geo-hazard
201*-**-** 发布 201*-**-**- 实施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 发布
前 言
本规程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程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提出和归口管理。
本规程主要起草单位(暂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岩
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长安大学、山东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南京大学、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暂定):张永双、郭长宝、焦玉勇、王洪德、张青、周策、门玉
明、刘伟韬、施斌、季伟峰、王浩、陈昌彦、万玲。(待补充)姚鑫、张鹏、黄强兵(长
安大学)、蒋凡、郝文杰、田湖南
本规程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负责解释。
引 言
为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健康发展,国土资源部组织拟定了《地质灾害防治行业
标准目录》和《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体系框架》,并发布了《国土资源部关于编制和修
订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工作的公告》(国土资源部公告2013年第12号),确定将《地质
灾害应力应变监测技术规程》纳入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本规程旨在规范地质灾害应力
应变监测工作,提高崩塌(含危岩体)、滑坡、地裂缝、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
测水平。
本规程适用于崩塌(含危岩体)、滑坡、地裂缝、采空塌陷等类型地质灾害所涉及的
应力应变监测。全文共分10章,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则、5基本
要求、6崩塌、滑坡应力应变监测、7地裂缝应力应变监测、8 采空塌陷应力应变监测、9
测量精度要求、10资料整理,5个附录。
目 次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3?
4.1 监测目的 ............................................................................................................................. 3?
4.2 监测任务 ............................................................................................................................. 3?
5 基本要求 .................................................................................................................................... 3?
5.1 一般规定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