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省自然科学奖公示内容.doc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火灾后型钢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与加固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二、项目简介(限1000字)
型钢混凝土结构具有强度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及与其他结构比较所具有的技术经济综合优势,广泛应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高层超高层建筑使用面积大、用途复合化,结构的抗火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在建和已建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型钢混凝土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应用广泛,对其火灾下以及灾后力学性能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项目在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1项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对火灾后型钢结构损伤评估方法与加固修复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①首次系统进行了火灾高温及高温后型钢混凝土共同工作性能研究,建立型钢混凝土自然粘结状态下与温度或曾经经历温度相关的粘结强度计算公式和粘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为型钢混凝土考虑粘结滑移的抗火性能与火灾后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分析提供了条件。
②系统研究了常温、高温以及高温后带栓钉连接件型钢混凝土的剪力传递性能,提出防止栓钉外侧混凝土劈裂破坏的构造措施;提出了常温、高温、高温后带栓钉连接件型钢混凝土剪力传递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为栓钉连接件的设计以及高温下和高温后带栓钉连接件型钢混凝土试件的性能评估提供了依据。
③发明了一种用于柱抗火试验的约束装置,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型钢混凝土框架性能损伤退化规律,提出了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梁柱静力荷载作用下剩余承载力、剩余刚度的计算方法以及火灾后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混凝土柱、梁柱节点、梁柱框架延性与抗震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为火灾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提供了条件。
④提出了碳纤维与外包钢组合加固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新方法,发明了预应力钢带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新技术,提出了预应力钢带加固常温与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成套理论,为混凝土结构的加固修复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成果成功应用于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电视文化中心(TVCC)火灾事故结构损伤鉴定、嘉兴市兴和香包厂房火灾后加固、宁波市北仑区柴桥中学扩建项目艺术楼加固、奉化市国税局办公大楼加固等工程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三、第三方评价(限1200字)
1.部委等评价
本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自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火灾高温及高温后型钢混凝土的粘结与剪力传递性能研究”、“火灾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加固修复研究”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审核顺利验收结题;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火灾后型钢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损伤与评估”经宁波市科技局审核顺利通过验收。
2.行业评价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质量分会对本项目评价为:“火灾后型钢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与加固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建立与火灾高温温度或曾经经历温度相关的粘结强度计算公式和粘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为型钢混凝土考虑粘结滑移的抗火性能与火灾后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分析提供条件。发明了一种用于柱抗火试验的约束装置,提出了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梁柱静力荷载作用下剩余承载力、剩余刚度的计算方法以及火灾后反复荷载下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方法,为火灾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提供了条件。发明了预应力钢带加固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新方法,提出了预应力钢带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成套理论,为混凝土结构的加固修复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3.科技奖励
本项目的相关研究成果“常温、高温及高温后型钢混凝土的粘结与界面力传递理论”、“型钢混凝土结构火灾后损伤评估方法与加固修复技术”先后荣获2014年和2016年度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混凝土结构预应力钢带加固技术”获陕西省第二届职工科技节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发明创造金奖。
4.同行专家评价
项目相关论文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发表,包括《Structure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建筑结构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工程力学》等,其中:
论文“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剩余承载力数值模拟分析(作者:唐跃锋、李俊华、孙彬)”在2013年8月举行的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中获大会评审的中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论文“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作者:李俊华、马超、陈建华,钱钦)”在第七届全国结构抗火技术研讨会中被大会评为优秀论文。
四、主要完成人情况
排名
姓名
行政职务
技术职称
现从事专业
工作单位
二级单位
完成单位
对本项目主要科学发现/技术创作性贡献(限300字)
1
李俊华
副处长
教授
土木工程
宁波大学
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宁波大学
课题总负责人。对创新点1、2、3、4均有贡献;是代表性论文1、2、3、4、5、6、9、10的第一作者,发明专利1第一发明人在该项目研发中投入的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飞利浦HTS5540 93家庭影院说明书.pdf
- 面馆促销聚人气方案.docx VIP
- 《中国文化概况》带翻译版.pdf VIP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课件).pptx VIP
- 旧版现代西班牙语第1册 课文+答案.pdf VIP
- 2023年贵州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变电站运行中倒闸防误操作及对策.doc VIP
- 汽车车身制造技术 项目三 车身焊装工艺.ppt VIP
- Chapter 4 Lending a hand (课件)-2024-2025学年新思维小学英语5A.pptx VIP
- 2025-2030中国会展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