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乌江变“污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让乌江变“污江”   铁腕治污、不欠新账。通过系列整治措施,乌江流域水质得到大幅改善,特别是乌江水体中总磷浓度得到大幅削减。   在遵义市播州区乌江渡电厂坝址下南岸300米处,有一个被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标注的34号岩溶泉。2009年,一次环保执法检查活动中发现异常:总磷、氟化物浓度分别为1000mg/L和500mg/L左右,分别超过地表水Ш类标准的4999倍和499倍,对乌江流域造成严重污染!   9月14日,记者来到34号泉眼处,两岸青山耸翠,碧绿的江水汹涌流淌,江面上白鹭飞翔。   开磷集团乌江运营管理处副主任邹杰指着34号泉眼的污水处理设施告诉记者,这是由开磷集团投资修建的污水处理第四期工程,今年6月正式启用,岩泉通过深度治理后,在下游乌江铁路桥断面水体中总磷浓度基本达到地表水质量Ш类规定的0.2mg/L标准。   这是当前乌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一个缩影。省环保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乌江中游乌杨树监测断面水质总磷因子浓度(mg/g)从2009年的1.19mg/g降至2015年的0.22mg/g,基本趋于Ш类标准;下游沿河自治县的监测断面水质从2009年的0.62mg/g降至2015年的0.197mg/g,已达Ш类标准。   乌江流域污染治理的阶段性成效,是近年来贵州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生动实践。   找准源头   贵州是两江流域的生态屏障。境内第一大河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的最大支流,其南源三岔河发源于威宁自治县盐仓镇,北源六冲河发源于赫章县北,两源于化屋基汇合,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其中贵州境内889公里,流域面积6.849万平方公里。   乌江横贯贵州西部、中部和东北部,涉及7个市(州)及贵安新区的42个县(市、区)669个乡(镇、办事处),属国家重点流域三峡库区及上游区域,主要支流有六冲河、清水河、瓮安河、湘江、芙蓉江、野纪河、偏岩河等。   千百年来,作为联结贵州和巴蜀的重要水上通道,乌江孕育了灿烂的地域文化。然而,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乌江流域水污染问题日渐凸显,并一度成为贵州受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乌江的污染从何而来?“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省环保厅厅长熊德威介绍,“这是困扰乌江水质的三大主要污染源。工业污染主要来源于乌江流域磷化工企业的磷污染,而农业污染的最大体现则是网箱养鱼。乌江流域的磷污染源主要有开阳洋水河、瓮安河和34号泉眼,这‘两河一点’是乌江水质总磷超标的源头。”   为查找34号泉眼污染源,省环保厅于2009年3月委托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对乌江坝区下游地下水污染进行了详细的应急地勘调查,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情况和相关调查分析,泉水中的污染为贵阳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交椅山磷石膏渣场渗漏所致。目前,34号泉眼涌水量2500m?-3000m?/小时,总磷浓度为250mg/L左右,氟化物浓度为50mg/L左右。而洋水河和瓮安河的污染源主要是流域分布的部分磷化工企业长期以来的无序开采和排放。   研究表明,磷污染可导致水富营养化和缺氧,使水质恶化,甚至出现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而人畜长期饮用磷含量标准的水,也会中毒致病。   对此,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时任省委书记栗战书同志批示:“把保护乌江水质作为全省第一号环保工程,实施全流域的监控、防治,确保乌江水系安全,流域内人民群众生活、生命安全!”省委书记陈敏尔批示:“制定并实施乌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乌江治污是件大事,要狠抓,抓狠”。   贵州由此发出了 “多彩贵州拒绝污染”的强音。   严字当头   贵州在总结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基础上,全面推进乌江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确定了推进34号泉眼治污第三方运营、建立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立流域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落实乌江环境保护河长制、建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六项改革任务。   目前,各项改革任务取得了积极进展。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已经省政府批准今年年初正式施行。流域内7位市级“河长”按照要求,确保了计划、项目、资金和责任“四落实”。 47家重点企业已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   针对34号泉眼的严重污染,贵州将其列为全省环境保护12件实事之一,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亲赴现场督查指导。   2009年以来,开磷集团共投入3亿多元,开展了34号泉眼回用水工程(一期和二期)和废水深度治理工程(三期和四期),目前通过处理后的泉水可直接排入乌江,大大减轻了乌江总磷污染。   在洋水河,开阳县采取“政府+企业”合作模式,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一矿一污水处理站”的要求,目前已投入6366万元资金用于洋水河流域环境综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