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运河建筑类型划分(共5651字)
浅析运河建筑类型划分(共5651字)
本文
按照不同功能,山东运河传统建筑可以划分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水工建筑三种主要类型,这些传统建筑成为研究运河文化、城市历史、社会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居住建筑。明清两代,山东运河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较快。人们根据不同的经济实力和实际需要,建造各种类型的居住建筑,主要可以分为生土民居、店铺民居、宅院民居和园林府邸四种类型。这些传统居住建筑至今仍有大量遗存,广泛分布于运河沿岸的城镇和村落中。大运河流经山东的区域主要是鲁西南和鲁西北的平原地区,这一带地势低洼平缓,尤其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土质较疏松,适于植垦。在运河沿岸,石、木、砖等建筑材料比较缺乏,取之不尽的黄土则广泛地作为建筑材料来建造房屋,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东运河生土民居(图1)。生土建筑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3],适于居住,而且便于就地取材,造价低廉,因此,成为山东运河沿线普通民众的长期采用的主要居住方式。明清两代,山东运河区域经常发生水灾,每次水患后,沿岸民众需经常整饬甚至重建自己居所,正是这一次次的重建,延续了生土民居的建造工艺,并在延续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革新,使得民居建筑出现了砖土墙、石土墙、甚至砖石结合等多种式样,丰富了建筑造型[4]。山东运河生土民居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利用传统技术及当地自然材料,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共生[5]。同时,彰显出运河沿岸普通民众的质朴、敦厚的精神,而这也正是现存生土民居所蕴含的运河文化精髓之一。店铺民居是山东运河城镇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居住建筑形式。运河沿线城镇的许多街巷以商业经营为主,而传统商业基本构成是以家庭式的小型零售和手工作坊为主,因而形成“前店后坊”、“前店后宅”的格局。在山东运河传统商业建筑中,非常清晰地表现了这一特征。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商业发达,流动人口多,很多外省商人来此经商往往不携带家眷,家眷留在原籍,所以刚开始经营商业建筑中不需要过多地解决居住的问题,平面格局多为“前店后坊”制,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大型商号,这时的商业建筑功能分区更加细化,格局则为前面是店铺,处理对外交易,后面为加工作坊,再后才为居住空间,因此形成了“前店后宅、前店后坊;店坊合一,店宅合一”店铺民居建筑形式(图2)。由这些店铺民居组合而成的商业街巷在形成布局上紧随运河走向,或两面临运,或四面靠河,均以运河码头或桥梁为起端,向运河两边纵深发展,从而形成很强的运河区域特色。
对于经济实力强的大户人家,其宅院与商铺往往分开,形成独门独院的宅院民居。运河沿岸的宅院民居和北方民居一样采用院落形式,但院落布局顺应地形,虽主次有序,却也延伸自如,空间灵活,并不像传统四合院那样严格受封建礼制制约。冀家大院位于临清前关街,为明、清代建筑。明代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兖州护卫冀天仪改调平山卫临清千户所,举家由山西迁居临清所建造,后陆续增建,至道光初年,冀家大院占地已达2万多m2,房舍四百余间。院落规模宏大,布局紧凑,乃依运河走势而建。该院落主要特点是纵长方形的平面布局,空间紧凑,四周高墙封闭。建筑整体有北方民居高大浑厚之气势,造型精巧,工艺精湛。现存建筑仍占地1万多m2,主院仍存两进,南跨院存一进,北跨院存四进,穿厅、廊房、耳房、厨房等60余间。穿厅为主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抬梁式木构架,雕刻精美。后院还设一两层建筑,称为“绣楼”,为户主女儿居住之用(图3)。山东运河区域处于北方气候环境下,正房以坐北朝南为最好,但是这些宅院民居的院落布局更注重与运河的关系,这体现出运河民居适宜居住第一,规矩次之的规划与建设理念。
明清两代,随着大运河水运畅通和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运河沿岸城市都发展成为富庶之地。一些官僚士夫和富商大贾为了追求优裕的生活环境,纷纷建造园林府邸,论及园林数量之多,造园水平之高,则以号称“小苏州”的济宁为突出代表。根据清道光《济宁直隶州志》记载,济宁在明清两代均有几十处的府第园林,它们千姿百态,棋布于运河之滨,深得江南园林的精髓。荩园(图4)位于济宁城北郊六里处,原为清中期济宁画家戴鉴的别墅,转给了当地官僚富豪李澍建为园林。该园总体上为东宅西园的空间格局,占地约6000m2,现存园门、方池、台榭、桥亭、厅室、假山各一;北侧为3000m2的林地一处,植有大量树龄在百年以上的银杏、黄连、糠椴等古树。荩园曾有“尘世蓬瀛”之雅称,造园手法反映了南北园林文化的交流,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北方私家园林杰作[6]。和荩园相似,明清时期济宁众多的园林府邸基本也都借鉴了江南园林的造园风格,成为江南文化沿大运河向北传播的重要实证。
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相比,运河沿岸遗存的衙署、会馆、寺庙、书院等类型的公共建筑数量虽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12月贵州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_可搜索.pdf VIP
- 家居品牌GEO与AI搜索优化方案.pptx VIP
-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培训课件2024.pptx VIP
- 人体工程学 全套课件.pptx VIP
- 2025商场地产元旦跨年音乐节(不潮不来电主题)活动策划方案.pptx VIP
- 《花的学校》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博士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24年修)习题答案.docx VIP
-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论述题.docx VIP
- HP100-500圆锥破碎机说明书.pdf
- 支柱绝缘子技术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