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岭南文化 创造声音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承岭南文化 创造声音价值   【摘要】珠江经济广播在广州白云山羊城新八景之一的“白云晚望”设立了岭南特色的“云山珠江讲古台”,同时启动首届“羊城讲古鳌头赛”活动。借此,珠江经济广播努力打造广府文化新标志,用融合的方式传扬岭南“讲古”“非遗”文化,成风化人,极大增强了广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关键词】广播 讲古 平台 “广播+旅游” 声音价值   广东广播电视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和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用创新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要求,充分运用自身优势,注重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创新传播方式,为群众提供认知度高、体验感强的文化艺术大餐。   2016年4月9日,在广州第一高峰白云山,广东广播电视台首个广播户外讲古台――“云山珠江讲古台”揭幕,缪燕飞、黄俊英、李伟英、郑达、颜志图、霍沛流等广东粤语讲古名家悉数到场,阵容鼎盛;近千名“古迷”闻讯而至,气氛热烈。“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粤语讲古人端坐讲台,轻摇折扇,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这一场面今后将定格在广州白云山顶,成为大美广州一处新景致。这是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广播与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联手打造的广州新文化标志。广东广播电视台 “荔枝台?广播在线网”及“珠江经济广播”手机客户端通过新媒体现场视频直播。活动举办24小时内,“云山珠江讲古台”通过《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网、大洋网、凤凰网、ZAKER、东莞时间网及中国广播客户端、广东广播电视台及电视新闻中心向全球报道发布,不少媒体和网站也纷纷转载,在“百度”搜索到196个相关报道。   其中,《广州日报》发表评论《白云山讲古,非遗活用有民意》,文章高度评价广播户外讲古台项目的社会影响和文化品牌价值,“‘云山珠江讲古台’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民众的休闲娱乐活动,而且为讲古人提供了宝贵的表演平台,让粤语讲古这种古老的文化范式得以延续下去。如果‘非遗’只停留在记载、展示等阶段,那么再精湛的技艺、再辉煌的过往都无法扭转其垂垂老矣的‘颓势’。因此,如何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切入点,注入时代血液,优雅而从容地在现代生活中找到一席之地,提高曝光率,增加用武之地,对于‘非遗’保护,更为重要。”   一、接地气――立足本地,弘扬岭南文化精髓引共鸣   北有说书,南有讲古。讲古是粤语地区一种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尽显本土文化魅力。讲古人凭三寸不烂之舌娓娓道来,让人意犹未尽、欲罢不能、拍案叫绝。   20世纪80年代,著名粤语讲古大师张悦楷、林兆明等在广东电台播讲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作品,将粤语讲古艺术推向了顶峰,创造了省内万人空巷“听古仔”的奇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种种娱乐方式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近年来,讲古文化在广州逐渐式微。粤语讲古作为“非遗”文化,需要培育新人,传承发展。   粤语讲古有着深远长久的历史,深受广东人的喜爱,作为广东文化的重要部分,粤语讲古也丰富了无数人的童年,成为几代人的美好回忆。讲古已经融入了不少广东人的生活。讲古泰斗林兆明说,“培养新的讲古传承人和观众群迫在眉睫。”对于培养讲古传承人的培养,不仅需要各讲古大师的努力,还需要喜欢讲古的人们从实际行动上的配合。“首届羊城讲古鳌头赛”启动的消息通过广播、报纸、网络等传播后,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和青年讲古爱好者报名参赛,主办方分十期举行海选。4月9日“云山珠江讲古台”揭幕现场,300多名“古迷”闻讯而至,将大师们围得水泄不通,场面热闹非凡。当日首场比赛上,6位小学生轮番上场讲古,成为了全场焦点,他们年龄在6至10岁之间,但面对台下大师也是淡定自如,真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而且讲古语速、姿势、表情也颇有大师们的真传,有板有眼。此后,讲古成为白云山顶的固定演出节目,受到热烈追捧。观众们聚精会神,生怕听漏一句,时不时就会响起观众的爆笑声,其火热情景一点都不亚于当年讲古全盛时期。   二、搭平台――广播与讲古艺术密不可分,广播成就讲古黄金20年   对于很多广东人来说,张悦楷、林兆明、冼碧莹、缪燕飞、梁锦辉、陈波、叶振邦、黄俊英、李伟英、郑达、颜志图、霍沛流等名字再熟悉不过了,在广播里听他们讲古,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和深刻的记忆。30年前,珠江经济广播开播,午间王牌节目《小说连播》家喻户晓,广东粤语地区“边吃午饭边听广播小说”的场景随处可见。   珠江经济广播品牌节目《小说连播》一直雄踞广东及广州地区收听率及市场占有率第一位,几乎所有广东讲古名家的作品都在这里汇集播出。今年珠江经济广播开播30周年,为表彰讲古大师们的杰出贡献,活动当日,广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曾少华向他们颁发了“小说连播30年?岭南讲古艺术家”感谢状。艺术家们感慨万分地说:“广播把握了岭南文化的精髓,创新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