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仿野生养殖技术研究(共3207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鱼仿野生养殖技术研究(共3207字)

甲鱼仿野生养殖技术研究(共3207字) 甲鱼仿野生养殖技术名特水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者对甲鱼的需求标准也提高了。人工养殖的甲鱼渐受消费者冷落,而野生甲鱼价格一路上涨。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满足消费者的这一新的需求呢?在浙江许多地区,有些甲鱼养殖户大胆创新,利用当地便利的水资源,采用甲鱼仿野生养殖方法,既能提高养殖的产量,又能保持甲鱼的“野生”品质,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笔者走访了多个甲鱼仿野生养殖场,现将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 甲鱼仿野生养殖的池塘必须建造在没有污染的地方,水质必须清新流动性好,最好是远离人的居住点,但又要具备交通便利的条件。建造的池塘东西向、长方形,池底要铺设一层20cm左右厚的淤泥,面积根据实际情况可大可小,但一般在5亩左右为好。此外一定要配备必要的电力设施,以方便给池塘增氧和抽水。 二、防逃设施 在池塘四周建防逃墙,通常选择砖砌墙。墙应高出塘埂50cm,墙顶部应向池内出檐15cm,内壁用水泥粉光,墙上增设50cm的内倾式塑料网,进、排水口用50目双层不锈钢网封牢,以防甲鱼外逃和敌害入侵。 三、生态环境 1.设置晒台。在池塘北侧中部的防逃墙内设置一个露出水面的小沙滩,沙厚为10~20cm,供甲鱼上岸休息、晒背。 2.栽种水草。为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可在池塘中栽植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等复合型水草。沉水植物有伊乐藻、苦草、眼子菜等;挺水植物有莲藕、茭白等;漂浮植物有芜萍、凤眼莲等。水草栽植面积应占大塘面积的30%左右。在甲鱼池中栽植水草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通过水草的光合作用增加池水溶氧;二是水草能吸收淤泥中氨氮和无机盐类等,防止水质富营养化,起到净化水质,改良底质作用;三是为甲鱼清洁身体,提供栖息场所,同时水草密集的地方,可以吸引螺蛳、小鱼、小虾等众多生物饵料供甲鱼捕食;四是高温季节水草可以遮挡和吸收部分光照,起到降低水温的作用,为甲鱼创造舒适的生长环境。 3.投施肥料。应定期向池内投施有机肥,施肥量应根据池水肥瘦确定。适当保持池水肥度,可促进螺、鱼、虾的繁殖生长,为甲鱼提供优质适口的天然饵料。施肥还可以促进水草生长,抑制青苔的发生。 4.投放螺虾。为保证池内饵料充足,应向池内投放螺蛳和青虾。螺蛳改以往的2次投放(4月份、8月份各投放1次)为3次投放。第1次投放时间选择在3~4月份,投放量为300~400kg/亩,此时水温适宜,螺蛳在池内自然繁殖,小螺蛳外壳很脆,营养丰富,极易被甲鱼捕食;第2次选择在6月份,投放量为200kg/亩;第3次选择在8月份,投放量为100~200kg/亩。螺蛳投放前需用8~10mg/L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分钟左右。择机投放活螺蛳,还能起到净化底质的作用。可于5月份投放抱卵青虾,投放量为5~8kg/亩,让其在池内自然繁殖,为甲鱼提供适口鲜活饵料。 四、苗种放养 1.清池消毒。放养前15~20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7~10天后注入新水50cm,同时捞出被杀死的杂鱼及杂物,保持水质清洁,准备放苗。 2.苗种放养。甲鱼苗种来源最好是人工培育亲鳖,自繁自养的,做到同批苗种专塘培育,以提高苗种的育成率,降低苗种成本。苗种放养的时间宜早,放养的规格宜大,放养的密度应合理。一般放养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放养规格为250g/只左右,放养密度为300~400只/亩。另外,在养殖池塘内搭配放养部分鲢、鳙鱼种,不仅可增加养殖综合效益,而且还有利于甲鱼的野生化养殖。一般放养鲢、鳙的规格为150~300g/尾,放养密度为80~100尾/亩。 五、投喂管理 1.食台设置。在水陆交界的池坡上用竹帘或木板制作搭建长方形(3m×1.5m、2~3个/亩)的食台,供甲鱼上台“就餐”。食台向水下倾斜35°,倾斜的一侧延伸至水下20~30cm。 2.饵料种类。甲鱼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主要投喂小杂鱼、鲜活螺蛳及人工配合饲料。 3.饵料投喂。甲鱼除捕食池内自然繁殖的螺、虾外,还需人工投喂,一般日投喂2次,上、下午各投喂1次。3~4月份主要投喂猪肝,小杂鱼;5月份主要投喂活螺蛳,小杂鱼;6~10月份主要投喂小杂鱼、配合饲料。配合饲料一定要加水充分搅拌,确保饲料具有一定的粘合度,将搅拌后的饲料拍成饼状,将饲料饼投放在食台上,让甲鱼“上台就餐”,确保甲鱼吃饱不浪费,减少饲料损失,避免水体受到污染。投喂的饲料一般以甲鱼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具体的投喂量应视天气、水温、水质及甲鱼的摄食、活动、生长情况灵活掌控。鲢、鳙鱼以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等资源为饵,可起到水体“清洁工”的作用,饵料投喂不再考虑。 六、水质管理 1.注换新鲜水。每隔10~15天注入新鲜水1次,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