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2——2013沈阳中考议论文阅读汇编
(2002)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21-27题。(15分)
读书与思考 钟敬文
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 。
④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选自2002年3月6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2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分)
22、第③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1分)
23、试结合语境,在选文第③段结尾的横线处补写出一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2分)
24、从选文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并从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说说感受最深的理由。(3分)
25、选文在论述读书时引用了名言警句。请你根据平时的积累,另写三条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3分)(如果能再多写出两条,奖励1分。本题最高可得4分。)
26、结合选文。填充下面的读书卡片(其中“内容摘要”一项要求用你自己的语言概括出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题目: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内容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请简要介绍一种你的读书方法。(2分)
2002答案
21、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1分。
22、道理论证(或引证法),1分。
23、此题无惟一答案,符合题意要求即可,如:“思考,才能增长学问”,2分
2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找哪句都可以,关键在于说明理由。语言方面1分,思想内容方面2分,计3分。如:“有些青年对外来的理论没有认真思考,……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语言方面: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语言形象,浅显易懂,1分;思想内容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只读书不思考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论点,给人以警示,2分,计3分。
25、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要求即可,每写出一条符合要求的名言警句,得1分,计3分,如果再多写出两条,奖励1分,本题最多可得4分。
26、题目:《读书与思考》;作者:钟敬文;出处:2002年3月6日《中国教育报》,题目和作者全对得1分,出处对得1分;内容摘要(主要内容):本文论述了读书方面的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证了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的观点。1分,计3分。
27、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符合题意要求即可得分,2分。
(2003)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16—21题。(15分)
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其实,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成功者,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成功着。我们的每一个进步,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战胜的每一次困难都是成功,关键是我们自己有没有这种感受。
作为一名学生,他完成了学业,升入了上一级学校,这就是成功。一位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伟人自然有伟人的成功,但凡人同样也有凡人的成功。
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