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的转向:日常生活与网络社会民俗.docVIP

民俗研究的转向:日常生活与网络社会民俗.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俗研究的转向:日常生活与网络社会民俗

讲座题目: 民俗研究的转向:日常生活与“网络社会民俗” 讲座时间:2016年12月7日周三17:30-19:00(京) 讲座地点:校本部9号楼118室 主讲人简介:崔延虎,男,新疆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曾是中国民族学会、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理事。目前担任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长期在新疆各地民族社会从事人类学、民族学田野调查和研究,研究领域为生态环境人类学和民族社会发展。曾经主持多个国家社科、教育部项目,以及合作主持、参与多个国际合作项目。目前从事绿洲生态人类学的研究工作。 主要内容与观点: 一、在当代世界,民俗本身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许多传统的民俗,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一些已经处于式微的状况;另外一些由于复杂的原因,正在发生从形式到内容的嬗变;表演成为民俗存在最重要的形式之一,过度的表演化导致民俗的某些功能弱化,某些功能得到强化;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界限变得模糊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民俗学研究者能否直面已经变化了的社会和民俗存在的社会土壤? 二、民俗学现在面临“转向”。 报告不认同目前有些学界人士提出的“民俗学”正在“衰落”、甚至“消亡”的观点,认为当代世界急剧变化的语境可能是促使民俗学发生“转向”的重要客观条件之一。 近些年来国内民俗学界学者提出了“中国民俗研究反思”的命题,提出了民俗研究应该“从‘民’到到‘公民’的转变,从‘俗’(“文化遗留物”)到“现代生活世界的转变,从传统生活方式到现代技术生活的转变”的观点。 究竟如何转向?民俗学学术界存在不同认识。需要从民俗田野调查、民俗志描写到文本形成的巨大转变,其中拓展“民”的认识和“俗”的存在形式和功能的再认识具有特殊的意义。 三、“回到日常生活”。民俗来自于“草根”,但是既往的民俗学研究有轻视民俗的实践者的问题。民俗存在于草根的日常生活,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民俗学研究者往往“区隔”民俗现象和日常生活,抽离出一些事物而忽视民俗在日常生活中的贯穿性体现。 强调民俗研究回到日常生活,民俗过程是研究的重点,只有搞清楚了某一个民俗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过程,我们才能够认识民俗的多层面和多维度价值和意义。 四、网络正在改变社会,也正在深刻地改变民俗和催生新的“民俗现象”出现。网络影响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分化,必然“异化”传统的民俗,使之在现实和内容上发生变异;网络又使社会多样化和碎片化,形成的“亚文化群体”的观念、行为和生存方式必然催生出新的民俗现象。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