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山东省德州市某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文)详解.doc

【解析版】山东省德州市某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文)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德州市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3分)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A. 无机物 B. 盐类 C. 有机物 D. 非金属单质 考点: 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 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 根据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的成分分别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合成高分子,均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解答: 解:塑料袋、旧橡胶制品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废纸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的纤维是纤维素,它们都属于有机物,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解题的关键是对组成这些物质的材料成分的掌握,难度不大. 2.(3分)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 提出原子学说 B. 发现元素周期律 C. 提出分子学说 D. 发现氧气 考点: 化学史;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解答: 解:A.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A错误; B.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故B正确; C.阿佛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故C错误; D.拉瓦锡发现氧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史,熟记化学发展史中各科学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即可解答,较简单. 3.(3分)若从溴水中把溴萃取出来,可选用的萃取剂是() A. 水 B. 无水酒精 C. 四氯化碳 D. 氢氧化钠溶液 考点: 分液和萃取.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根据萃取剂的选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解答: 解:A.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水与碘水互溶,故A错误; B.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很大,酒精与水互溶,故B错误; C.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碘与四氯化碳不反应;水与四氯化碳不互溶,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可与碘单质反应生成碘化钠和次碘酸钠,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萃取,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而分离的,应掌握萃取的条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4.(3分)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 金属Na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 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C. 皮肤上不慎沾上浓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 D.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考点: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可燃性的氢气; B.实验结束,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而不应用嘴吹; C.盐酸有腐蚀性;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加到水中. 解答: 解:A.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可燃性的氢气,因此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灭,应用沙子盖灭,故A错误; B.实验结束,若用嘴吹灭酒精灯,易引起酒精灯内酒精蒸气着火,故B错误; C.盐酸有腐蚀性,应用大量水冲洗,故C错误; D.稀释浓酸时,应将浓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不能将水注入浓酸中,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难度不大,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进行规范操作.同时掌握对意外事故处理的技能. 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电离 B.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其水溶液导电性的减弱 C. 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D. 常见的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都是强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考点: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A、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的化合物是电解质,不能电离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B、电解质的强弱是根据其电离程度判断; 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D、常见的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都是强电解质,其他化合物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解答: 解:A、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电离,故A正确; B、电解质的强弱是根据其电离程度判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故B错误; 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不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