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城市土壤质量状况评价面对我国土壤污染和退化越来越严重的现象从不同尺度来看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以及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27]在成都城区168个土壤样品进行调查和实测后,对主要影响土壤质量的六种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在环境地球化学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质量的综合评判模型,给出了相关隶属函数。由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锦江区属“重污染”,青羊区属“轻污染”,金牛区、成华区、武侯区、高新区属“尚清洁”。
王建等[28]在对重庆市北碚区20个采样点,利用内梅罗评价法对土壤容重、有机质、PH、全氮的评价表明:其中80%的土壤属于质量中等;15%的土壤属于质量差;5%的土壤属于质量良好;优良土并没有体现出了。个别点样受到人为干扰的影响,导致土壤质量综合系数偏高或偏低,出现良等土和差等土。
2.3西部城市土壤质量现状评价
廖蕾等[29]运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包头市土壤环境质量及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Hg在包头市大面积的富集,Ni元素在包钢厂区及包钢尾矿坝一带形成富集区,且富集程度较高。Co、Cr、Cu富集系数在2~10之间,呈明显富集。F、Cd、Pb、Zn、As富集系数大于10,属超富集的元素。沿昆都仑河、四道沙河两条排污河也形成了大部分重金属元素的富集: 主要包括有Cu、Pb、Zn、Cd,其次是Hg、As。在包头市昆区、青山区、东河区市区主要富集的重金属元素有:Cu、Pb、Zn、Cd、Hg、F。在包头市昆区、青山区、东河区之间的中间地带,表层与深层土壤相比,大多数元素没有富集,甚至还局部贫化,所以认为这一地带是包头市的洁净区。
陈秀端[30]在研究中表明:西安市表层土壤与城市绿地类型以及城市化水平具有一定关系,其中As、Cu、Pb、Zn、Cr、Ni的平均含量均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GB15618-1995)的含量值。在不同绿地类型土壤中,Pb、Zn、Cu、Sn、Cr的含量差异较大;As、Co、Cs、V、Ni、Mn、Sr、Ba等元素在不同绿地类型土壤中的变化不大。城墙内区域和城墙至二环区域的土壤中Cr、Cu、Co较为稳定而Pb、Mn、Zn三种元素的活性较强,易被迁移转化;二环至三环的区域土壤中Cu、Ni、Zn较为稳定而Mn、Pb的稳定态含量较低。西安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的PLI为1.27,属于中度污染水平,存在空间区域上的差异。西安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单项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平均值按照以下顺序减小:As (9.90) Cu (8.38) Pb (7.37) Co (7.29) V (5.68) Ni (5.51)Zn (4.11) Cr (2.71) Mn(1.05),所有元素均存在轻微潜在生态危害。
何乱水等[31]对兰州市烟尘、地面灰尘及城市土壤中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烟尘中,除常量元素Fe、Mn之外,其余元素含量都高出土壤中几倍、几十倍,尤其是Se、Hg、Sb、Cd、Pb等。可见烟尘是兰州城市土壤中主要污染因子。
曾静静等[32]将兰州市区划分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农业区等4大功能区,并对其表层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商业区表土重金属污染最严重,工业区、文教区、农业区污染程度较接近,其污染程度取决于交通运输。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重金属对绿化带区域污染的影响也相当明显。
刘世全等[33]根据西藏16个土类168个土壤剖面的分析资料,探讨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西藏土壤有机质30 g/kg和20~30 g/kg的面积分别占39%和46%;其地理分布既有广阔高原面上的水平地带性变化,也有山地和深切河谷的垂直地带性变化。土壤有机质中活性腐殖质一般占30%~45%,以酸性土中的比例较大。土壤全氮115 g/kg,110~115 g/kg和110 g/kg的面积分别占40%,44%和16%;碱解氮150 mg/kg和90 mg/kg的面积分别占36%和61%。全氮与有机质呈线性正相关,碱解氮与全氮、有机质呈非线性正相关,并与活性腐殖质有密切关系,它在部分土壤中还受有机质C/N的制约。
5、展望
(1)城市土壤污染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及管理政策
基于国外在城市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的管理法规及政策经验,在城市典型设施和活动的污染土壤类型、机制和途径,适宜性的处理技术指标体系基础上,建立一整套适合当前我国城市,具有可操作性的预防城市土壤污染的管理技术措施。
(2)完整的城市土壤质量评价体系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我国对于城市土壤质量的研究应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评价方法作为整个评价过程中的线索,它贯穿于整个评价过程中,评价方法的选择决定着整个评价的成败,因此我们要注重评价方法的研究;其次评价指标的确立要做到全面、客观和稳定,并针对城市土壤类型有统一有效的评价体系;再次我们可以根据评价目标来具体确定评价体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