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选修四第一单元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讲义.ppt

人教版选修四第一单元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7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理性归纳 唐太宗的治国方略 积极作用: (1)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 (2)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提高行政效率 (3)读书—考试—做官三位一体,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4)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公平公正 消极作用: (1)考试科目和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 (2)科举制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3) 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 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独领风骚。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当时有位从西方来华学习的“梵僧”写诗道:“愿身长在中华国,生生得见五台山”。据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有一句格言:“去寻求知识吧,哪怕远到中国”。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其总体格局,也是在隋唐时期完成的。 618年 李渊(唐高祖) 定都:长安 唐朝的建立 一、玄武门之变 1、背景 (1)李世民具有为帝实力 (2)兄弟争夺 2、玄武门之变(626年) 与父反隋建唐,统一全国,功高盖世,位在王公上 设立“文学馆”,笼络人才 诛弟 杀兄 逼父 实质: 李世民为夺取皇位发动的一场宫廷政变 拳毛騧(guā) 白蹄乌 什伐赤 飒露紫 青骓 特勒骠 昭陵六骏欣赏: 在反隋和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南征北战,屡立功勋。其间几次身陷重围,居然毫发无损,为此高祖特加号“天策上将”于他。他亲身经历主要六大战役,《六骏图》反映的就是这一业绩。 《秦王破阵图》 战功显赫,“天策上将” 建唐立功,一统天下 唐太宗即位 在唐朝的建立特别是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李 世民功勋显赫,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构成了极大 的威胁。斗争中,李建成得到四弟李元吉的支 持,处于优势。626年,他俩借突厥进兵之机, 共谋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 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策划, 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李建成、李 元吉上朝路过玄武门时,伏兵突然杀出,李建 成、李元吉中箭而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 玄 武门之变 ” 。 玄武门之变 杀兄逼父,夺位登基 唐太宗即位 1、体现出嫡长子继承制虽然利于政权的交接,但是不利于选拔贤能之人统治国家。 2、也体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3、这场斗争并未影响唐朝的稳固基业,反而将唐王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 议一议:你怎样看嫡长子继承制和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 二、贞观之治 (一).含义(表现): 唐太宗在位贞观年间,吸取隋朝灭亡教训,励精图治,唐朝出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民族团结;中外交往频繁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拓宽:历史上,出现“治世”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 ①统治者注意吸取前代教训,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如唐朝实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②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前提) ③统治者勤政廉政,善用人才,励精图治。 ④民族团结,对外交流频繁 ⑤科技进步推动力 ⑥人民群众辛勤劳动 (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 吸取隋亡教训,注重居安思危 2、①选贤任能 ②用人扬长避短; ③虚怀纳谏 。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贞观政要·择官》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 以德行、学识为本。” 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资治通鉴》卷194 “广开耳目,求访贤哲”——《资治通鉴》 “房谋杜断” 魏征 唐太宗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 唐太宗对着魏征的画像做诗一首: 劲条逢霜摧美质, 台星失位夭良臣。 唯当掩泣云台上, 空对余形无夏人。 3、以“存百姓”思想为指导,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 ——《贞观政要·务农》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