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膝关前交叉韧带的解剖
3.前交叉韧带的两束的纤维扩散附着于内外侧胫骨嵴之间的前部。Odensten 和 Gilquist将前交叉韧带的胫骨附着部描述为椭圆形,前后走向,大小约为17*11mm。 4.前内侧束呈扩散的扇形止于胫骨,前缘大约位于胫骨前皮质后方10到14 mm处,其解剖中心大约位于13到17mm处。 5.前交叉韧带自中间的圆形向远端扁平附着的移行变化,有利于膝关节作完全的功能活动,在伸直位时不会发生撞击征。 6.后外侧束大约位于胫骨前皮质后方20到25 mm处.后外侧束部分附着于外侧半月板的后角。如果在这个部位发生医源性损伤,则有可能会危及外侧半月板的稳定性。 1.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技术具有长期的关于成功重建膝关节相关功能的记录,这些记录都是用KT-1000关节动度计测量的,临床效果基本都优良。 2.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技术一般是仅重建前内侧束,很少处理后外侧束。结果,由于缺乏后外侧束重建肌腱的作用,在一些病例中,单束重建术后不能恢复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为了支持这个理论,一些研究报道有31%的接受单束重建术患者术后出现了残留的膝关节旋转不稳和功能性疼痛。 3.一些研究证实原始的前交叉韧带在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内并非等长的,而且还承受了不同的拉力。胫骨迁移时施加在前交叉韧带的负荷在膝关节弯曲30°时最大,当屈曲度数增加时负荷减小。 4.在膝关节的活动过程中,前交叉韧带所承受的负荷并非局限于单束韧带,当关节屈曲时,前内侧束承受的负荷最大,伸直时,后外侧束承受的负荷最大。Zantop等人在他们的生物力学研究中报道单独离断后外侧束后,膝关节在完全伸直位和屈膝30°位时胫骨前向平移的程度增大。 5.后外侧束对于维持膝关节平移和旋转稳定性的重要性 :在膝关节整个活动过程中,后外侧束承受了持续的张力,与伸屈膝状态下原始前交叉韧带所承受的负荷最相似,这与前内侧束不同。在建立单侧单束股骨隧道时综合考虑后外侧束在股骨上的止点的解剖,这样会获得更好的旋转稳定性。 6.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强调了用2束韧带植入物恢复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的附着部对于减少持续的阳性轴移试验和提高Lachman试验结果非常重要。尽管体外生物力学实验非常支持解剖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理念,但是早期临床随访结果并没有显示在功能评分或者恢复正常活动方面,双束重建比单束重建有何优势。除此以外,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技术要求较高,而且需要更高的费用、更长的手术时间和更多的植入物。 7.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和增多,交叉韧带重建技术获得了许多进步,比如双束重建技术的研究和单侧股骨骨髓道对于增强旋转稳定性的重要性。在单束重建技术中可以比较容易的加入这些理念。无论是单束或是双束重建技术,现今,在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时,人们注意的焦点已转向在股骨和胫骨上建立符合原解剖结构的骨髓道,这个观念强调了解剖重建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对于完全恢复膝关节原有的运动功能的重要性。 各位 前交叉韧带的解剖 摘要: 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失败模型的评估显示导致重建失败的最常见的原因是股骨骨隧道建立不恰当。充分理解前交叉韧带的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的解剖和功能是十分必要的。与治疗骨折时必须达到解剖复位一样,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也必须重建韧带的正常解剖结构。 前交叉韧带 1.前交叉韧带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胫骨前移,其维持旋转稳定的次要功能。 2.前交叉韧带是关节内韧带,但是它位于关节滑囊外,由含粘性蛋白的I型胶原组成,与其他关节外韧带组成相同。 3.前交叉韧带的主要供血动脉是膝中动脉,由腘动脉发出,另外,膝中下动脉和下外动脉也是通过前方脂肪垫为前交叉韧带提供血供。 前交叉韧带 4.前交叉韧带的极限抗拉强度约为1725±269 N,韧带内存在来自于胫后神经的机械感受器,为一种本体感受器。 前交叉韧带 5.前交叉韧带的两束是基于它们在胫骨上止点的相互关系来命名的。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起于股骨外髁的内后侧面,止于胫骨髁间嵴的稍前方的一个呈椭圆形的区域。 6.前束的平均长度(28 -38 mm)比后束(17.8 mm)的略长,但是两束的直径相差甚微,约为7-17 mm (平均 11 mm)。 7.有研究显示其最狭窄的部位位于其中部,横断面积在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6 和 44 mm2。 前交叉韧带 8.前交叉韧带在胫骨上的止点,如足迹一样呈扇形散开,这样避免了其在完全伸直时发生于髁间窝的撞击征。为了避免在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发生髁间窝撞击征,多数外科医师在后束的胫骨上止点附近,即足迹的后方建立胫骨骨隧道。 9.前交叉韧带完全伸直时,两束在矢状面平行。在冠状面前内侧束(约为70°)比后外侧束(约为50°)更垂直于关节线。 10. 膝关节屈曲时,后外侧束的股骨起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完整word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doc VIP
-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2023年).docx
-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 第 4 部分 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作业.pdf VIP
-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计划.pdf
- OC IIS的定义(液晶玻璃的检验与不良判定).ppt VIP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课件.pptx VIP
- 大班数学《坐船去探险》教案课件材料.doc VIP
-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 第 6 部分 木质家具制造作业.pdf VIP
- 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首字母填空专项练习(共100题,附参考答案).doc
-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 第 9 部分 公交车驾驶作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