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探究课教学流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课教学流程浅谈小学数学探究课教学流程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课教学流程 赵海英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北关小学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课教学流程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探究学习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所谓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如何实施探究学习,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自从我们实施快乐高效课堂以来,我总结了小学数学探究课的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促思定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精讲点拨,内化提升,形成理性————练习巩固,反思应用,交流共享。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促思定向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老师要在学生的现实生活、日常活动和游戏中,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创设良好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多种方式,教师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同的数学内容去思考。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要以真实性为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并要以“发展性”作为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这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例如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系列问题:要求圆柱体容器中水的体积,怎么办?(学生很快想出:将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测量计算)要求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怎么办?(捏成长方体后,再计算)要求圆柱体铁块的体积呢?(浸入水中,通过排出水的体积求出)要求校门口圆柱体柱子的体积呢?学生面面相觑,面露难色,心中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精心组织学习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此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互助合作下,利用已有的知识,借助于直观和操作,经历体验、感知、探索、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动手操作活动和思维操作活动,来解决提出的 数学问题。这一步可分四个环节完成。 ⑴提出问题,提炼筛选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只要他们感兴趣他们就提。但这些问题不一定有研究价值,我们要和学生进行提炼筛选。放手让学生筛选,他们公认的问题,就是他们最需要、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⑵大胆猜测,创设方案 数学问题提出后,要让学生充分猜测,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不同的猜测结果,可以记录下来,便于后面教学的查漏补缺,及时订正。 对于设计探究方案,要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让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方案。对于设计的探究方案,有一些很简单的探究方案就不需要小组讨论制定,而是直接说出然后马上探究,但有的探究方案比较复杂,特别在公式推导教学中,要注意确定定量、控制变量的问题,以确保验证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所以在设计方案时要注意进行充分交流,让学生弄懂弄清,才能保证后面探究的准确性。 例如,王老师执教《梯形的面积》这一课时,“你想怎样验证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说出了很多方法。然后,王老师让学生根据现有材料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是在小组内进行的,小组讨论制定方案,然后全班交流。一组发言后,其他组修改或者补充,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最后形成一个比较准确的完美的验证方案。 ⑶动手操作、理性探究 按照讨论方案,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同时验证猜测结果。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形成合理的小组划分,小组成员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分工,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团结协作。 教师要注意参与到学生的实践中去,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点拨,对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错误及时进行订正。 再到王老师这节课,把学生划分为四个小组,各小组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实验,有的仿照三角形的面积推导公式,有的利用了分割法(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有的应用了面积测量法等。而王老师一直在小组中进行指导参与。 ⑷合作交流、结论共享 合作交流其实就是一个互相学习与互相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正确结论打到错误结论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组内交流、组外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方式,把探究结果全班共享,把验证结论让学生知晓或者记住。 再到王老师这节课,学生出现了好几种推导梯形面积的方法,但结果都可与上底、下底、高有关系,并都能得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当让学生思考哪种方法简单时,学生公认两个完全一样的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