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水中有害生物的控制分解.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四章 水中有害生物的控制 14.2 水体富营养化及水华控制 一、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Eutrophication)是水体中含有丰富的溶解性营养盐类(主要是NH3-N、NO3-N、NO2-N、PO4-P ),使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生长繁殖,而后引起异养微生物旺盛代谢活动,耗尽了水体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变质,从而破坏了水体中的生态平衡现象。 汉江水华(2014) 汉江水华 安徽巢湖蓝藻集聚(2015) 安徽巢湖蓝藻集聚(2015) 滇池的微囊藻水华 水体富营养化危害的主要表现 1. 危害水域生态环境,影响栖息生物的生存,造成水产养殖业损失。 2. 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的失衡。 3. 破坏水域生态景观,影响旅游观光。 4. 影响自来水厂的生产和自来水的质量,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常见藻类 能够形成“水华” 的藻类主要是蓝藻门的种类:微囊藻、鱼腥藻、颤藻、平裂藻、束丝藻、阿氏项圈藻、螺旋藻等;还有绿藻门中的衣藻、斜生栅藻、蛋白核小球藻、羊角月牙藻;裸藻门中的裸藻;硅藻门中的小环藻等。 湖泊富营养化中,蓝藻门中的铜绿微囊藻和水华鱼腥藻最为常见。 引起“赤潮”的藻类主要是甲藻,常见的有裸甲藻属、膝沟藻属、多甲藻属等。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标准 水体形成富营养化的指标是: 水体中含氮量大于0.2~0.3 mg/L ,含磷量大于0.01~0.02 mg/L ,生化需氧量(BOD5)大于10mg/L。 在pH值7~9的淡水中菌落总数达到105个/mL,标志藻类生长的叶绿素a大于10g/L。 二、水华与赤潮的形成原因 (1)氮、磷等营养物的升高导致的富营养化是水华与赤潮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 (2)某些特殊物质参与作为诱发因素,已知的有维生素B1、B12、铁、锰、脱氧核糖核酸。 (3)水文气象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也是重要原因 三、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控制 (一)水体营养水平的控制 外污染源的控制: 2. 内污染源的控制: 底泥疏浚、深层曝气、人工造流、化学固定等 3. 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去除: 利用污水处理技术、稀释冲刷法 第13章 水卫生生物学 (二)藻类生长的抑制 物理抑藻技术: 过滤法、遮光法、沉淀法、超声波法、紫外线法 2. 化学抑藻技术: 松香胺类、三联氮衍生物、有机酸、醛、酮等 铜盐(硫酸铜、氧化铜)、高锰酸钾、磷的沉淀剂(Fe2+、Fe3+等)、漂白粉(氯) 3. 生物抑藻技术: 微生物抑藻;生物滤食;植物化感抑藻 14.3 有害水生植物及其控制 入侵植物:因人为或自然原因,从原来的生长地进入另一个环境,并对该环境的生物、农林牧渔业生产造成损失,给人类健康造成损害,破坏生态平衡的植物。 入侵植物的来源 (1)自身扩散传播或自然传入; (2)通过贸易、运输等方式带入; (3)盲目地有意识引进。 外来入侵植物 第13章 水卫生生物学 入侵水生植物的危害 1. 争占本地植物空间,破坏原有生态系统; 2. 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3. 影响水环境质量; 有害水生植物的控制 1. 人工及机械清除; 2. 化学防除; 4. 开发应用途径,变废为宝; 3. 生物控制; 第十五章 水质安全的 生物检测 15.1 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 通过监测水生生物的种群结构和数量的变化(即生物监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价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以微型生物进行生物监测具有试验方便、研究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 一、生物监测的意义与方法 (一)多污带:指示生物是细菌,沉积淤泥中有大量寡毛类蠕虫 (二)α-中污带:细菌仍高,有蓝藻和绿色鞭毛藻,出现纤毛虫和轮虫 (三)β-中污带:细菌明显减少,藻类大量繁殖,轮虫、甲壳动物和昆虫很多,可发现生根的植物,可看到泥鳅、鲫鱼和鲤鱼等鱼类 (四)寡污带:细菌很少,有大量浮游植物,显花植物大量出现,鱼类种类也很多 污染物致突变性检测——Ames试验 该方法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 Ames 教授于1975年建立的致突变性检测方法,因此又称Ames试验。 利用细菌突变来检测环境中存在的致癌物质,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方法。 该试验是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his-)的回复突变性能来进行的。 15.2 生物毒性检测 Ames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法 原理 利用一种营养缺陷型突变型菌株与受试物接触,若此化学物质具有致突变性,可使突变型微生物再发生回复突变,重新成为野生型微生物。 野生型微生物 突变型微生物(营养缺陷型) 注释1:营养缺陷型菌株:不具合成组氨酸的能力,不能在低营养的培养基上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