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试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013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2013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试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013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试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013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 1. 国象课程标准是( )。 ①教与学的内容纲要 ②将原来的“教学大纲”改变了一个名称 ③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④国家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2. 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 A.工作关系 B.心理关系 C.道德关系 D.个人关系 3. 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 )。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答案: 1.D [解析]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 程的基础。 2.A [解析]师生关系最基本的是一种由教和学的活动联系起来的工作关系。 3.D [解析]民主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和自身经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 1.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年级划分为哪几个学段?( ) A. l—2 B.3—4 C. 5—6 D.7—9 2. 语文课程阶段目标提出的要求是( )。 A.识字与写字 B.阅读 C.写作 D.口语交际 3. 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确的( )。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学习观 答案 1.ABCD [解析]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分四个学段,即第一学段(1—2 年级),第二学段(3—4 年级),第 三学段(5—6 年级),第四学段(7—9 年级)。 2.ABCD [解析]题干所列均是语文课程阶段目标提出的要求。 3.ABC [解析]略 三、分析题(8分) 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造句时,发现如下句子。 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 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 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 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 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 . 老师不假思索就把这些句子打“×”,理由是句式不符合人的语言表达习惯。 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如果是你该怎样处理? 答案: 我不禁要为这位学生叫屈。从造句中可以看出这个孩子非常富有童真,句子充满了童趣。小学低段的教学要注意培养孩子表达的兴趣、乐于表达的习惯,特别是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得到保护。而案例中老师的做法恰恰是在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我想,我会给这个孩子一个优.并且在班级上给予表扬,表扬他造句的生动、想象力的丰富。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一、积累运用(20分) (一)填空题(8 分) 某同学在语文“口语交际”中说了这样一段话。请仔细阅读,然后完成问题。 转眼间,一学期的学生活即将过去。 本学期以来,在老师的引领下,我泛舟书海,品读美文。我随香山居士(tà)青于钱塘湖 (pàn),领略“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1)”的初春美景;与李白一道感叹“______________(2),闻 道龙标过五溪”,感受他对友人的牵挂;同曹孟德一起观看沧海,感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 (3)”的博大胸襟;受教于孔子门下,聆听“_______(4),思而不学则殆”的谆谆( )教诲。 语文伴随我成长。通过学习,我深深地感悟到徜徉于语文世界里是多么快乐。 1. 文中拼音处应补写的汉字是:_______、_______。(2 分) 2.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_______。(1 分) 3. 请补写出第二段横线处名句所缺的部分。(5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小题1 分,共4 分) 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句中的“或”字是“或者”的意思。( ) 2.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唐代诗人陆游写的诗句。( ) 3.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引文的省略。( ) 4. “哪怕工作再难做,他也不会退缩”。这句话中的关联词用得不恰当。(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8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