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十八章 免疫学应用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节 免疫学诊断
一、抗原抗体的检测
二、淋巴细胞的检测
一、抗原抗体的检测
原理:
Ag与相应Ab在体内与体外可发生特异性结合
检测原则:
1. 已知Ag检测未知Ab
2. 已知Ab检测未知Ag
细菌学诊断
标本采集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根据致病菌在不同病期的体内分布和排出部位,采取不同标本。
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否则在培养时应加入拮抗剂。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
送检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保存方式。
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
致病菌的检验程序
人体受致病菌感染后,其免疫系统被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而产生特异性抗体。抗体的量常随感染过程而增多,表现为效价(滴度)的升高。因此,用已知的细菌或其特异性抗原检测患者体液中有无相应特异抗体和其效价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某些传染病的辅助诊断。一般采取病人的血清进行试验,故称为血清学诊断(serological diagnosis)。
血清学诊断试验最好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当后者的抗体效价比前者升高大于等于4倍时方有意义。
常用方法:直接凝集试验、乳胶 凝集试验、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ELISA。
血清学诊断
抗原抗体反应
1、抗原抗体的结合与析出
2、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3、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引起抗原抗体结合的作用力
1、电荷引力(库仑引力)
2、电子云引力(Van der Waals力)
3、氢键结合力
4、疏水作用力
抗原抗体结合物析出的原因
析出
电解质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1、特异性
2、适合比例性
3、可逆性
网格学说(lattice theory)
抗体过剩
抗原过剩
抗体抗体比例合适
可逆性
K(亲和常数)=
Ag+Ab
Ag Ab
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1、电解质
2、酸碱度(pH值6-8)
3、温度(37-42。C)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方法
类型 抗原 抗体 辅助物 敏感度( ?g抗体氮)
凝集反应 颗粒性 凝集素 0.01
沉淀反应 可溶性 沉淀素 5-10
补体溶血反应 红细胞 溶血素 补体 0.001-0.3
G-细菌 溶菌素 补体 (同上)
补体结合反应 固定补体抗体 补体
SRBC 溶血素 0.1
中和反应 外毒素 抗毒素 靶细胞 0.01
病毒 中和抗体 靶细胞 (同上)
直接凝集反应
玻片法:ABO血型鉴定
试管法:肥达试验
颗粒性抗原
抗体(凝集素)
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如:类风湿因子的检测
可溶性抗原
载体颗粒
抗体(凝集素)
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抗体
可溶性抗原
载体颗粒
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如妊娠诊断试验检测HCG
凝集
凝集抑制
待检样品
待检样品
液相内沉淀反应
絮状沉淀反应
环状沉淀反应
如法医学血迹鉴定
+
+
—
—
抗血清
抗原
抗原
抗体
凝胶内沉淀反应
免疫扩散技术
免疫电泳技术
单向扩散试验
双向扩散试验
火箭电泳
对流电泳
免疫电泳
主要的免疫标记物
类别 标记物 用途
荧光素 FITC、RB200、TRITC 免疫组化
镧系元素螯合物 免疫分析测定
放射性核素 3H、14C、32P、57Gr 免疫分析测定
125I、131I
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年级语文上单元归类复习.pdf VIP
- ASME B18.29.1-2010 螺旋线圈螺纹插入-自由运行和螺纹锁定(英寸系列).pdf VIP
- 电力行业检查标准清单(发电部分).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四川省渔业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docx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试卷1-5单元测试卷含答案5单元全册打包期中期末复习.docx VIP
- 危大工程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清单(住建部2018第31号文).pdf VIP
- 2025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附答案).docx VIP
-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docx VIP
- L23R401 城镇热水管道直埋敷设图集.docx
- GMP文件管理规程(新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