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4-2015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docVIP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4-2015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市五十五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卷II (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您选出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对应的空格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本题共60分。) 1.商鞅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 A.秦孝公大力支持 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 C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 D.“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 2.商鞅变法后,一个由奴隶转化来的农民,要想担任一定的官职、并拥有一部分耕地和奴隶,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 A.世袭 B.多生产粮食布帛 C.经营工商 D.取得军功 3.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有①制定官吏傣禄制,严惩贪污②设立三长制③迁都洛阳④移风易俗,推行汉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的范仲淹,为了革除北宋时弊,主张改革。其改革的核心是 A.整顿吏治 B.轻徭薄赋 C.精简军队 D.限制“恩荫” 6.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乾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对王安石的这首诗,理解准确的是 A.过分夸张,与实际效果完全不同 B.真实描写,歌颂改革成果 C.描绘了唐朝的盛世景象,反映了王安石的改革理想 D.有些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的成效 7 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抵御西夏与辽的军事进攻 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 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 8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的改革”时制作了下表,观察下表,选择表述正确的一项 名称 身份 结果 备注 商鞅变法 左庶长 成功 遭车裂 孝文帝改革 皇帝 成功 王安石变法 参知政事 失败 遭罢官 A.商鞅和孝文帝结局不同,孝文帝流芳百世;商鞅遗臭万年 B.商鞅遭车裂说明改革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C.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因为王安石官职太小,不足以左右局面 D.商鞅遭车裂、王安石遭罢官说明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 9.“文化教育上的新设施…是传统的封建文化体制边上长出来的新东西。虽然它们没有直接取消后者,但由于它们的存在,保守的封建圈子毕竟出现了缺口。”下列改革不能体现此特征的是 A.王安石变法 B.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C.戊戌变法 D.日本明治维新 10.齐世荣在《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中认为:“明治维新也存在不足和局限,主要是明治改革的显著不平衡性、不彻底性。改革涉及物质、体制和精神三个层面??”日本明治维新在“体制”上的“不彻底性”主要体现在 A. 保留了武士特权 B.继承了原有的幕藩体制 C.保留了天皇制度 D.众议院由皇族和华族组成 11.“(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日本积极主动学习西方 B.日本学习西方领域广 C.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域学习 ,学习外来文明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D.过多学习外国,使日本失去自己的特色 12.下列对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A.脱离群众:缺乏群众基础; B.无法落实: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 C.改革方法:采取革命方法,不符合国情 D.幻想依赖:对列强抱有幻想 13、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A.强学会的成立 B.《中外纪闻》创办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成立 14、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客观原因是 A、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B、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C、新政权进行了有效改革 D、国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