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主义的视角透视战后靖国神社参拜问题的国内根源(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王媛)分析.doc

从现实主义的视角透视战后靖国神社参拜问题的国内根源(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王媛)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现实主义的视角透视战后靖国神社参拜问题的国内根源 ——以中曾根康弘内阁政策制定为例 王 媛 【内容摘要】近年来中日关系发展陷入僵局,除了领土争端问题外,历史认识问题也是中日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阻碍。而其中日本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一直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日本方面对于参拜靖国神社的态度直接影响中日关系的好坏。本文拟从国际政治理论中现实主义的视角出发,具体分析日本历史认识问题产生的国内根源,并用中曾根内阁的具体的政策作为佐证,以说明日本内阁做出参拜靖国神社的决策主要是基于国内政治、经济、思想等因素,是其内阁依据其国内背景做出的决策,并会依据情势做相应调整。最后通过探究日本历史认识问题产生的根源来为中日关系的改善提供相应建议。 【关键词】现实主义;日本;国内因素;靖国神社参拜问题 【作者简介】王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专业本科生 战前,靖国神社是日本祭祀阵亡者的唯一的国家祭祀场所。现内有被国际军事法庭所判的甲级战犯14名、乙级和丙级战犯1000余名(注:现合祀于靖国神社战死者中亡于历次侵华战争的约22万多,亡于太平洋战争的约213万多,另有女性5万多,朝鲜和台湾出身者各2万多)。 靖国神社事实上成为了日本右翼保守势力的大本营,很多日本右翼借助于参拜靖国神社宣扬其保守化的思想主张,进一步限制进步革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现实主义学派主要认为国际政治个体中不同的行为结果主要是由于其不同利益所决定的,各国利益冲突的不可避免和冲突性使得国际关系只能用权力说话。在现实主义的理论中,“权力”和“利益:是两个最核心的概念,现实主义极其强调“权力政治”。 所以本文意在通过分析日本国内的错综复杂的利益状况,从而得出日本靖国神社问题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利益导向的,具有十分深远的国内因素影响基础。 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副局长兼原信克在其论著《战略外交原论——21世纪日本的大战略》中提到,“对日本而言生死攸关的国家利益是‘兵’、‘食’、‘信’” 。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安全和发展是其国家利益的核心,是其追求目标的首要因素,同时也能得出日本的公共政策制定是有现实主义导向的。所以笔者认为日本历史认识问题因其国内各个因素的周期性变化,因而具有周期性特征。本文首先将归纳影响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几个国内因素,然后用中曾根康弘内阁的具体政策为例做一具体阐述说明。 一、日本国内的现实因素 (一)、现实的政治因素 选举制度的影响 日本是政党政治体制。自民党1955年由自由党和民主党合并而来,在日本政治外交一直占据主体地位,作为战后日本主流政治思潮的稳健保守势力。而日本的选举制度经历了小选区制(一个选区选出一名议员)、中选区制、大选区制的发展。日本之前是采用“中选区制”,即每个选区选出3-5名议员。日本保守势力正是凭借在小选区的优势,谋求确立自民党“一党独大”的地位,推动政党在国会中占据主导。 战后日本众议院长期实行“中选区制”,1996年众议院开始实行小选区比例代表制。而在参议院中,同时使用了三种类型的选举制度:小选区制、比例代表制、少数代表制。有学者认为在小选区下,实行“相对多数制”,从而比较容易导致“策略投票”行动。 所谓“策略投票”,就是说选民往往可能不会按照自己的偏好去投票,而是给可能会得票更多的选民投票。这样就会导致“极化”现象发生,这种现象会使“大党更大,小党更小”,有利于维持自民党的“一党独大”的局面,从而促进日本政坛的保守化。 而“比例代表制”尽管表面上依然为小党保留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但是总的来说,自民党还是维持了一党独大的地位。惜败率” 的存在,使得如果该选区存在一位具有绝对优势的竞选人,那么其他选手的惜败率就会十分低,从而降低该选区的投票率,更加维持了自民党“一党独大的地位。 不光如此,日本的选举制度还促使原来具有进步革新色彩的社会党、共产党等政党修改自己的纲领,适应选举制度的变化,逐渐走向保守化的路线。所以综上,选举制度在推动日本政坛的保守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遗族会”影响 遗族会最初是由日本战犯后代自发结成的组织。从最初简单的遗属组织,逐渐发展成为日本政治中不可小觑的一支政治力量。其可界定为日本政坛中的利益集团。1953年,日本遗族会成立,就开始促进靖国神社国家管理和政府首脑以官方身份对之进行参拜的活动。1962年 自民党鹰派人物贺屋兴宣就任遗族会第四代会长开始,就开始从事政治活动,搞政治陈情、签名运动。贺屋是东条英机那个时代的藏相。东京审判时被判为甲级战犯。获假释不久后返回政界,就任遗族会会长,从此使得遗族会发生质变。 1980年,自民党内160名议员在遗族会推动下组成“报答英灵议员协议会”,并再次提出靖国神社由国家管理的要求。 自民党具有浓厚的保守主义传统。 “遗族会”传统上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