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燕敏经典散文专集
什么是最好的生活
前不久,美国梭罗博物馆在互联网上搞了一次测试,题目是:你认为亨利·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
为了便于不同语种的人识别和点击,他们在题目下面贴出16面国旗。最后,共有467432人参加了测试,结果是这样的:92.3%的人点击了“否”,5.6%的人点击了“是”,2.1%的人点击了“不清楚”。
这一结果大大出乎主办者的预料。大家都知道,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没有像他的同学那样,去经商发财或走向政界成为明星,而是选择了瓦尔登湖。他在那儿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原始而简朴的生活。他在世44年,没有女人爱他,没有出版商赏识他,直到他得肺病死去。
就是这样一个人,世界上竟有那么多人认为他的生活并不糟。难道这些点击者的生活还不如当时的梭罗吗?显然不是,因为从点击者选择的国旗来看,他们大多来自西欧及北美。这些地方的穷人,也远比当时的梭罗富裕。
那么,是什么使他们羡慕起梭罗呢?为了搞清原因,梭罗博物馆在网上首先访问了一位商人。商人答:我从小就喜欢印象派大师高更的绘画,我的愿望就是做一位画家,可是为了挣钱,我却成了画商,现在我天天都有一种走错路的感觉;梭罗不一样,他喜爱大自然,就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大自然,他应该是幸福的。接着他们又访问了一位作家。作家说:我天生喜欢写作,现在成了作家,我非常满意;梭罗也是这样,所以他的生活不会太糟糕。
后来馆方又访问了其他一些人,比如:银行经理、饭店厨师以及牧师、学生和政府职员。其中一位是这样留言的:别说梭罗的生活,就是凡·高的生活,也比我现在的生活值得羡慕,因为他们没有违背上帝的意旨,他们都活在自己该活的领域,做着自己天性中该做的事,他们是自己真正的主宰,而我却为了过上某种更富裕的生活,在烦躁和不情愿中日复一日地忙碌。
我不知道,美国梭罗博物馆最终是否找到人们点击“否”的真正原因。我惟一清楚的是,在点击“否”的431439票中,有我的一票。因为我一直认为,一种生活,只要适合自己,只要有自己喜欢的内容,就是最好的生活。
两尊雕塑
纳尔逊中学是美国最古老的一所中学,它是第一批登上美洲大陆的73名清教徒集资创办的。在这所中学的门口,有两尊用苏格兰黑色大理石雕成的雕塑,左边的是一只苍鹰,右边的是一匹奔马。
300多年来,这两尊雕塑成了纳尔逊中学的标志。它们被刻在校徽上,被印在明信片上,被缩成微雕摆放在礼品盒中。现在,我的书桌上也有一个纳尔逊中学的“鹰—马微雕”,它是中国的一个城市友好代表团1999年去费城访问时,一名随团出访的中学生从纳尔逊中学带回来的。
这份来自大洋彼岸的礼物,在我书桌上已摆了三年。三年间,我审视过它们无数次,我知道它们的重量是1.48千克,它们的高度是38厘米,知道它们是由紫檀木制成。可是,这组雕塑到底代表什么含义,我却从没想过,因为对鹰和马这一类的东西,我一直自以为是,认为鹰就代表鹏程万里,马就代表马到成功。可是,当有一天我在网上无意中读到这两尊雕塑的缘起,我才发现,我错了,我那种中国式的思维与这组雕塑的本意风马牛不相及。
那只鹰所代表的不是鹏程万里,它其实是一只被饿死的鹰。这只鹰为了实现飞遍世界的伟大理想,苦练各种飞行本领,结果忘了学习觅食的技巧,它是在踏上征途的第四天饿死的。那匹马也不是千里马,而是一匹被剥了皮的马。它嫌它的第一位主人——一位磨坊主给的活多,乞求上帝把它换到一位农夫家,上帝满足了它的愿望,可是它又嫌农夫给的饲料少。最后它被带给一位皮匠。在那儿什么活也没有,饲料也多,可是,没几天,它的皮就被剥了下来。
当我读到这组雕塑的寓言化解释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给那位送我这份礼品的人去个电话,问问这位全市成绩最优秀的中学生,是否知道纳尔逊中学的“鹰—马微雕”所表达的真正含义。
当我把电话打过去的时候,他正在为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做最后的冲刺。他接到电话,没等我开口,就以一种命令的口气,说:“妈妈,这次竞赛直接关系到高考保送,你最好能来一下,顺便带300元钱,然后把我的脏衣服带走。”听到这话,我欲言又止。心想,这就是全市最优秀的学生,这就是我一直引以为骄傲的儿子。最后,我以一种无可名状的心情挂了电话。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美国汉学专家威尔弗雷德博士写的一篇文章,说,中国人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译错了(我们译成了“学会做人”)。读后我想,我是不是该写篇文章,把有关那组雕塑的事讲出来,以告诉我的孩子以及与他类似的人:真正把人从饥饿、严寒和痛苦中拯救出来的是劳动和生存的技能,而不是他对书本上的东西掌握得如何。
从设定目标开始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