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唐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届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VIP

河南省唐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届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靛青(dìng)舍相如广成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积善成德 臣请完璧归赵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A.④⑥ /②⑩ /①⑦/ ③⑤/ ⑧⑨ B.①⑤⑨ /②⑩/⑥⑦/③④ /⑧ C.②⑤⑩/①/④⑦/ ③⑥/⑧⑨ D.⑤⑧⑩/③/⑥⑦/①②④ /⑨ 6.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无以至千里 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共9分) 近几年,“国学”这东西真是热得一塌糊涂。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清华大学重新册封了四大导师,还有那些铺天盖地真真假假的国学大师,某些哗众取宠的所谓“国学天才”;腰缠万贯的大老板们也纷纷砸钱,好像不上个国学进修班,出门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同时,“国学”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清末民初吵过一次,最近二十年又成为专家学者热议的对象。但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尚且悬而未决:到底什么是国学?恐怕很少有人能真正说清楚。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朱自清先生就说过,“国学”的名称与“汉学”一样,都未免笼统。因此,在扯清楚“国学”的基本概念之前,我宁可使用朱自清先生提到的另外一个概念——经典训练。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序中说:“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他还特别指出:“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他所说的“有相当教育的国民”,指的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国民;所说的“接触的义务”,是指国民接受经典训练的义务。他把经典训练提高到国民义务的高度,实际上就是确定它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也就是说,做一个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中国人,有义务通晓本国传统文化有关经典的基本知识。这个意见无疑是正确的。 那么我们进行经典训练,需要读什么样的书呢?其实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序里也谈到了这个问题:第一,理想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是选本、节本——首先应该尽可能采用前人对经典校勘和训诂的结论,其次要有分段、标点和简要的白话注释,此外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第二,理想的经典读本有时并不容易出现,因为这需要见解、学力和经验,并非一人一时所能成就,所以我们还需要一些导读性质的著作,比如顾颉刚先生的《汉代学术史略》之类。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 时至今日,我们的经典训练大致还是遵循这两个路子。前者,大量打着“国学”旗号的丛书摆进了书店,可惜或是深入不够,或是浅出不了,大都达不到我们理想的标准。后者,新近出版的经典导读性质的著作中,似乎还真没有哪本能超越《经典常谈》。可见,理想的经典训练依然任重道远。 8.下列有关“国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学”近几年来热得一塌糊涂,表现之一是各地出现那么多真真假假的所谓国学大师。 B.腰缠万贯的大老板们上国学进修班大都是为了附庸风雅,他们对真正的国学并没兴趣。 C.清末民初就有不少人争议何为“国学”的话题,最近二十年再次引起专家雪珍热议。 D.关于“国学”的最根本问题是基本概念的问题,这个问题至今也没人能真正解释清楚。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说明接受经典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而不是为了实用。B.不论是全书还是选本,理想的经典读本都要尽可能采用前人对经典校勘和训诂的结论。 C.人大成立国学院和清华册封四大导师的举措说明大学教育也在迎合愈演愈烈的国学热。 D.因为理想的经典读本编写非一人一时的见解、学力和经验能成就,所以并不容易出现。 10.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朱自清先生认为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国民都有接受经典训练通晓本国传统文化的义务。 B.在经典导读性质的著作中,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比顾颉刚的《汉代学术史略》更好。 C.分段、标点、简要的白话注释、切实浅明的白话文导言可帮助我们更好理解经典读本。 D.大量经典读本打着“国学”旗号摆进书店,因不能深入浅出都达不到我们理想的标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共12分) 阴兴,字君陵 ,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诚为盈溢。臣蒙陛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