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适当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以备评讲)。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节日是人们从一年中确立的对它抱有特定期待的日子,流淌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它反映着一定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节的本意是竹节,天地有节而形成了四季。推而论之,四季有节就是一年四季的各种节日。中国是个农业社会,节日的源起与农业社会的农时、天文、历法密切相连。原始崇拜、巫术、禁忌是节日的另一渊源。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弱,形成了对天地日月及各种动植物的图腾崇拜和各种迷信禁忌。商周时代的天子,都有祭祀日月星辰、社稷山川的祀典。这些自然崇拜,许多都成为后来节日的渊源。在《国语·鲁语上》中,柳下惠详细叙述了祭祀的典章制度,受祭祀的都是同大自然斗争中兴利除害、造福人类的人物。而祭礼日月星辰,“民所以瞻仰也”,祭祀“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祭祀“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
古代还凭借着感情和质朴的生活方式来认识自然。例如,古人对各种天灾人祸作不出合理的解释,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都要举行大规模的驱鬼逐疫的仪式,叫做“傩”、“大傩”,这是春节除夕的渊源。经过一冬的干燥,春天一打雷,很容易引起火灾,便产生了禁火冷食的禁忌。《周礼·秋官司寇·司烜氏》载:“中春,以木我铎修火禁于国中。”这是寒食的最早起源。春季是瘟疫、流行感冒的易发季节,人们就到郊外水上盥洗,以祓除瘟疫,这是修禊节的来历。到唐朝,寒食、修禊(踏青郊游)、扫墓等风俗融合成清明节。五月夏季,蛇、蝎、蜈蚣、蚊、蝇等毒虫都进入了旺季,伤口也容易发炎,所以古人视五月五为恶月恶日,以五彩丝系臂驱瘟、避邪、止恶气,悬艾草禳毒,喝菖蒲酒、雄黄酒防止五毒虫叮咬,这便是端午的节日内容之一。端午节是具有人文倾向和纪念意义的节日,先秦两汉时,南方的龙舟竞渡各自纪念本地的历史人物。吴越一带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荆楚一带纪念屈原。隋唐统一后,经过各地风俗的融汇和渗透,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屈原得到民众最广泛的认同。
从这些原始崇拜、巫术、禁忌中,我们可以发现远古节日设立的可贵的文化精神:在远古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节日表现了人们在险恶的条件下对大自然的征服和抗争,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开拓,它在迷信禁忌中显示了人的积极主动意识。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如果再搞这些巫术、禁忌,则表现为对自然、神灵的迷信、屈服和人的主动意识的沦丧。
1、下列对我国节日的源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日的源起与我国农业社会的农时、天文、历法有关。
B、节日的源起与我国古代低下的生产水平和落后的科学认识有关。
C、节日起源于我国古代人民对天地日月和各种植物图腾的崇拜、各种迷信禁忌等认识。
D、节日起源于我国古代人民在险恶的条件下抗争大自然的不屈精神。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都能在节日中得到反映。
B、我国古代的一些节日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感性和质朴的认识。
C、商周时代的天子祭祀日月星辰、社稷山川等都属于自然崇拜。
D、屈原成为民众广泛认同的对象表明人们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肯定。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探索节日的发展演变过程,能够了解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B、古代原始崇拜、巫术、禁忌盛行,节日的产生是古人对各种天灾人祸作不出合理解释的必然结果。
C、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每个节日都会被不断注入与当时社会密切相关的文化内涵。
D、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巫术、迷信禁忌等内容很难再成为新的节日的源起。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季布为奴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诫其子曰:“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朱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2012-2013届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理)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2012-2013届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理)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2013-2014届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2013-2014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焦作一中2011年高三12月月考(英语).doc
- 河南省确山二高2012-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无解析).doc
- 河南省确山二高2013年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卷(缺解析).doc
-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3-2014届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3-2014届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3-2014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2-2013届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2-2013届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3-2014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3-2014届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生物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3-2014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3-2014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3-2014届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化学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3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卷.doc
-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3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卷.doc
-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4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