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記憶.doc
第五章 记忆
本章要点
·记忆的定义·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规律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个人所经历过的事物,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以表象和语词等形式,将个体经验积累和保存在头脑中、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复现出来的心理过程。简言之,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所谓经历过的事物,即包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感知过的事物,也包括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练习过的动作……;既有客观的对象,也有主观的思想、体验和愿望……。这些经历过的事物,都会在头脑中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留下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印象可在脑中重新复现出来。
记忆是一种比感知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现代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是人脑对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通过这些过程,人就能逐渐形成和积累知识经验,并使行为日益复杂化。
记忆的内容主要是以表象和语词的表现形式储存在头脑中的。所谓表象,是指过去被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它具有两个重要特征:(1)形象性。表象是通过感知留下的形象,所以,它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但由于此时被感知过的事物并不在面前,因而不如直接感知所反映的形象那么完整、稳定和鲜明。(2)概括性。表象往往是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所经常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的反映,它常常综合了多次感知的结果,因而比直接感知所形成的印象更具有概括性。储存记忆内容的另一表现形式是语词。利用语词形式进行记忆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的大量记忆都属于语词记忆。正是由于语词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从而大大地扩展了记忆的容量和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能力。
在记忆中,表象和语词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语词对于表象有改造和说明的作用;表象则能使语词更形象化和具体化。它们相互作用,使记忆更加快捷、牢固。
记忆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记忆是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的前提,是个体积累知识经验的重要形式之一。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把它称之为心理发展的奠基石和智慧发展的奠基石。其次,记忆是进行其他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重要条件。
二、记忆的类记忆:
(一)记忆记忆记忆记忆是概念、规律定理公式等的记忆,它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的特点,是个体保存经验最简便、最经济的形式,它的内容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超过记忆。记忆(二)(三)记忆记忆记忆在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不同类型的记忆都是相互联系着的。有时常常需要两种或更多种类的记忆共同参与。不过,每个人一般都有占主导地位的记忆类型5—1
闪光灯效应
闪光灯效应(flashbulb effect)是指人们对引人震撼的事件记忆深刻的现象。在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被刺身亡后的33年,心理学家(Colegrove, 1982)曾对179位中年以上的人进行调查,考察人们对这一瞬间发生的震撼事件的记忆效应。调查发现,有71%的人能准确回答出林肯遇刺的时间、地点以及凶手的姓名,说明人们对对此事记忆深刻。在闪光灯效应影响下所产生的深刻记忆,称为闪光灯记忆(flashbulb memory)。闪光灯记忆所涉及的内容多是与个人有关的重要事件。
第二节 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心理学界兴起一种用信息加工的理论解释记忆的派别。目前,关于记忆系统的学说可以分为具有代表性的两大派别:三级记忆说和单一记忆说。
(一)三级记忆说
三级记忆说是由美国著名认识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和希夫林提出来的。该学说以记忆在人脑中存留时间的长短,把整个记忆系统分为三级或三个阶段。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是指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并不立即消失,它还能以感觉痕迹的形式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由于它的存在转瞬即逝,所以又叫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感觉记忆保留的时间非常有限。据研究,视觉的感觉记忆在1秒以下,听觉的感觉记忆一般都在0.25~2秒的范围内。瞬时记忆自己意识不到,但它确实存在,后像是最明显的例证。
感觉记忆的特点是:
(1)保存的信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2)保持的时间很短,但保持量很大;(3)以物理性质的编码为主。(4)保留的信息,如果受到特别注意,便转入短时记忆,否则迅速消失。
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信息的保留时间一般在3秒至1分钟之间的记忆。这种记忆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遇到。
短时记忆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勒实验,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一文,明确提出了短时记忆7±2。后来人们利用数字、单词、字母、无意义音节等各种实验材料得到的结果都和米勒的结果一致。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组块是记忆的特殊的单位,是一个有一定可变度的客体,它所包含的信息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文规范与写作.ppt
- 二零二四年度大型音乐节主办方与演出乐队演出合同协议范本3篇.docx VIP
-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2023年新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新高考)40抛物线及其性质(解析版).pdf VIP
- ISO 27002 2022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信息安全控制.pdf VIP
- 江浙沪皖自驾路线合集(2024.1.7更新)(3).pdf VIP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写字表课文同步正楷练字帖.pdf VIP
- 《肖申克的救赎》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水浒传》章回概括100回本-重点归纳.pdf VIP
- 17中医养生学第十六章因人养生.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