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汉字风云研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 汉字风云 秦——统一文字 书同文字 书同文字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制定的汉字规范政策,统一使用小篆文字,废除六国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车同轨,书同文字。”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称:“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意义: 打破方言隔膜,促进交流 政策法令的顺利实行 推动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李斯和小篆 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 李斯:秦朝丞相,负责书同文的工作,整理小篆。 小篆作品—秦刻石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东巡峄山、泰山、琅琊、之罘、东观、碣石、会稽时,都曾立刻石。 峄山刻石是拓本,原石早毁。 今实物仅存《琅琊刻石》和《泰山刻石》残石。 两汉——经典文字 太学 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 教习“五经” 熹平石经东汉熹平年间(公元172年—公元178年)将儒学经典《周易》《尚书》《鲁诗》《仪礼》《公羊传》《论语》《春秋》刻石建于太学,隶书体。 汉代立五经于学官,置十四博士。各家经文皆凭所见,并无供传习的官定经本。博士考试亦常因文字异同引起争端,甚至行贿改兰台漆书经字。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议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得到灵帝许可。于是,参校诸体文字的经书,由蔡邕等书石,镌刻四十六碑,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堂前。 壁中书 汉代从孔子旧宅墙壁中发现的藏书。 《汉书?艺文志》记载:“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 影响: 引起了经书的“今古文”之争,这种争吵延续了千年。 “今古文”之争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 所谓“今文”和“古文”,最初只是指两种字体。“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传授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国时古字写的即为“古文家”,用隶书写的便是“今文家”。 后来发展为对经义的理解和篇目的增减。 许慎 许慎(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 他历经21年著成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字典。 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 。 540个部首,9353字。 六书 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 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新的载体 造纸术 “赫蹄书 ”: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说文解字》:“紙,絮一苫也。从糸氏聲。” 蔡伦,永平末年(75)入宫为宦官。被封其为龙亭侯。 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后世称为“蔡侯纸”。 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魏晋南北朝——玩赏文字 顾野王和《玉篇》 《玉篇》中国现存最早一部楷书字书。 唐代封演《闻见记》所载,《玉篇》共16917字,现存本则为22561字,大约是孙强等后人陆续增加的。 顾野王(519—581),字希冯,吴郡吴县光福人。南朝梁、陈间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 顾野王博学宏才,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25岁时编撰《玉篇》。 玉篇残卷 现藏日本 汉字书法成为独立的艺术创作 钟繇和楷书 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被称为“楷书鼻祖”代表作《宣示表》。 与王羲之并称“钟王”。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后迁居会稽(绍兴),写下《兰亭集序》,晚年隐居会稽下辖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 代表作:兰亭集序 下落:唐太宗昭陵、武则天乾陵。 文字成为生活中把玩的什物 杨修之死 门活 阔 一合酥 一人一口酥 绝妙好辞(受辛)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隋唐——规范文字 汉字与官吏考核 科举考试设立“明书科” 书学已是专门学校。 考试严格 “所习经业,务须精熟;楷书字体,皆得正样。通七者与出身,不通者罢之。” 颜元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