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第十章综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直到本世纪中期,农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基本上是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来实现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耕地将越来越少,要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足够养活众多人口的粮食,只有提高单产。为此,必须增加生产投入、改善植物生长环境。这一途径既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同时也可能破坏生态平衡,甚至导致资源退化、环境污染和投入效益下降等。另一条途径就是充分发掘和利用植物自身的抗逆能力,通过遗传和育种的手段对植物加以改良,以提高作物产量。这一途径被称为生物学途径,它能克服前一途径的种种弊端,因此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第一节 植物营养的遗传变异性和基因潜力 一、植物营养性状的表现型、基因型和基因型差异 基因是控制生物生长发育性状的基本功能单位。它既是染色体的一个特定区段,又是DNA的一段特定碱基序列。 基因型(genotype)是生物体内某一性状的遗传基础总和。 表现型(phenotype)是指生物体在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下表现出的特定个体性状。 植物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由于分离、重组和突变等原因,某一群体的不同个体间在基因组成上会产生差异。群体中个体间基因组成差异而导致的表现型差异通常被称之为“基因型差异”。 对于单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可以根据表现型的分离和重组规律来确定其基因型;对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往往只能通过一些间接的方法来估测多基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实践中,通常用遗传率(或称遗传力)作为估测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程度的一个指标。 二、植物营养性状基因型差异的例证 1、生长在石灰性土壤上的有些大豆品系易出现典型的失绿症;而另外一些则无失绿症状。(Weiss,1943) 2、芹菜对缺镁和缺硼的敏感性存在着基因型差异。(Pope Munger,1953) 3、小麦锌营养效率存在基因型差异(Graham) 豫麦18 小偃54 Plants adapted to P-deficient stress Plants adapted to B-deficient stress 不同基因型小麦在缺锌条件下 籽粒产量(t/ha)比较 4、植物铜利用效率在不同植物种类和不同品种之间都有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小麦一般对缺铜比较敏感,而黑麦对缺铜有较强的抗性。 在缺铜土壤上不同基因型对铜的反应 在表述不同植物营养形状的基因型差异时常用到养分效率这一概念,但目前对养分效率(Nutrient efficiency)尚无统一定义。 一般认为,养分效率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当植物生长的介质,如土壤中养分元素的有效性较低,不能满足一般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时,某一高效基因型植物能正常生长的能力;其二、当植物生长介质中养分元素有效浓度较高,或不断提高时,某一高效基因型植物的产量随养分浓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的基因潜力。 人们常以植物获得最佳或最大养分供给量时的生长量或产量与植物在某一或某些矿质养分胁迫时的生长量或产量的比率,即相对生长量或相对产量来表达养分效率。 从养分种类来看,对养分效率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一些土壤中化学有效性较低的元素如铁、磷、锰、锌和铜上,特别对磷和铁研究较多。 第二节 植物营养效率基因型差异的 形态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特性 一、形态学和生理学特性 植物营养效率的基因型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基因型植物的形态学特征方面,而且体现在一系列生理学和遗传学特征方面。高效基因型的吸收效率、运输效率、和利用效率都较高,或者其中一两个效率特别高。 养分效率基因型差异的可能机理 养分吸收效率既取决于根际养分供应能力及养分的有效性,同时也取决于植物根细胞对养分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转能力。 在养分胁迫时,植物可通过根系形态学和生理学的变化机理来调节自身活化和吸收养分的强度。对于磷、锌等土壤中弱移动性的养分,根系形态特征如根系体积、分布深度、根毛数量等的改变对养分吸收有明显的影响。根际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的改变,根分泌的还原性和螯合性物质以及微生物能源的种类和数量等都是衡量不同基因型植物吸收效率的标准。 根分泌物是植物适应其生态环境的主要物质,依据诱导因子的专一性,可划分为非专一性和专一性两类。 通过根系进入根际的非专一性分泌物可占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碳5%~25%。这些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和酚类化合物等,其分泌量受许多植物体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影响。就养分状况而言,缺乏磷、钾、铁、锌、铜和锰等都可能影响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是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累积并有根系分泌到根际。缺磷导致油菜分泌柠檬酸;缺钾导致玉米分泌碳水化合物。 1、非专一性根分泌物 专一性根分泌物是植物受某一养分胁迫诱导,在体内合成,并通过主动分泌进入根际的代谢产物。营养胁迫条件下,专一性根分泌物的数量约占光合作用所固定碳的25%~40%。 2、专一性根分泌物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