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VIP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分)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瑛生活的年代虽然读书的条件不好,但他仍能勤奋读书,深入思考,对古今成败之事了解的非常清楚。 B.杜瑛不仅对天下局势以及立国的根本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就是在军事方面也体现了独到的见解。 杜瑛虽然没有出来做官,但也为执政者指出了当时天下存在弊病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先王之道原本就不明,必须“兴明修复”。 D.杜瑛认为要想解决现实中的诸多祸患,必须追根溯源,明确法令,端正民风,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Ⅱ卷(120分) 四、(24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纳之,心贤瑛,谓可大用,命从行,以疾弗果。(5分) (2)于是杜门著书,一不以穷通得丧动其志,优游道艺,以终其身。(5分) 12.阅读下面这道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堂五道①(其三) 苏轼 他时雨夜困移床,坐厌愁块点客肠。 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 注:①南堂,在临皋亭,俯临长江,是作者贬谪黄州后居住的地方。此诗作于南堂新葺 之后。 (1)“坐厌愁声点客肠”中的“点”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4分) (2)试从“虚”与“实”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四题任选三题) (1)但以刘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 。(李密《陈情表》)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 , ?(杜牧《阿房宫赋》) (3)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 。(李贺《李凭箜篌引》)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水墨文字 冯骥才 兀自飞行的岛儿常常会令我感动。在绵绵细雨的峨眉山谷,我看见过一只黑色的孤鸟。它用力扇动着又湿又沉的翅膀,拨开浓重的雨雾和叠积的烟霭,艰难却直线的飞行着。我想,它这样飞,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目的。它是一只迟归的鸟儿?迷途的鸟儿?它为了保护巢中的雏鸟还是寻觅丢失的伙伴?它扇动的翅膀,缓慢、有力、富有节奏,好像慢镜头里的飞鸟。它身体疲惫而内心顽强。它像一个昂扬而闪亮的音符在低调的旋律中穿行。 我心里忽然涌出一些片段的感觉,一种类似的感觉;那种身体劳顿不堪而内心的火犹然熊熊不息的感觉。后来我把这只鸟,画在我的一幅画中。所以我说,绘画是借用最自然的事物来表达最人为的内涵。画中的线全是一种心迹。心有柔情,线则缠绵;心有怒气,线也发狂。心静如水时,一条线从笔尖轻轻吐出,如蚕吐丝,又如一串清幽的音色流出短笛。可是你有情勃发,似风骤至,不用你去想怎样运腕操笔,一时间,线条里的情感、力度、乃至速度全发生了变化。 为此,我最爱画树画枝。在画家眼里树枝全是线条;在文人眼里,树枝无不带着情感。树枝千姿万态,皆能依情而变。我画一大片木叶调零而假倒于泥泞中的树木时,竟然落下泪来。而每一笔斜拖而下的长长的线,都是这样伤感的一次演泄与加深,以致我竟不如最初缘何动笔。 至于画中的树,我常常把他们当作一个个人物。它们或是一大片肃然站在那里,庄重而阴沉,气势逼人;或是七零八落,有姿有态,各不相同,带着各自不同的心情。有一次,我从画面的森林中发现一棵婆娑而轻盈的小白桦树。它娇小,宁静,含蓄;那叶子稀少的树冠是薄薄的衣衫。作画时我并没有着意的刻画它,但此时,它仿佛从森林中走出来了。我忽然很想把一直藏在心里的一个少女写出来。 绘画如同文学一样,作品完成后往往与最初的想象全然不同。绘画比起文学更多变数。因为,吸水性极强的宣纸与含着或浓或淡水墨的毛笔接触时,充满了意外与偶然。它在控制中显露光彩,在控制之外却会现出神奇。在笔锋扫过的地方,本应该浮现出一片沉睡在晨雾中的远滩,可是在感觉上却像阳光下摇曳的亮闪闪地荻花,或是一抹在空中散步的闲云?有时笔中的水墨过多过浓,天下的云向下流散,压向大地山川,慢慢地将山顶尖黑压压的吞没。它叫我感受到,这是天空对大地惊人的爱!但在动笔之前,并无如此地想像。绘画过程中总是充满了不断的偶然,忽而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