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定义
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1)动能的大小与运动物体的 有关,同一物体,速度越大, 动能 。
(2)动能的大小与运动物体的质量有关,同样速度,质量越大,动能 。
3.表达式:Ek= 。
越大
运动
速度
动 能
越大
4.单位: ,符号为: 。
5.标量
只有 、没有 ,动能的大小与速度方向无关。
焦耳
大小
方向
对动能概念的理解
(1)动能具有相对性,参考系不同,速度就不同,所以动能也不同。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描述物体的动能。
(2)动能是状态量,是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物体的运动状态一旦确定,物体的动能就唯一地被确定了。
J
1.关于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动能大小是不同的 ②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率决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 ③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向东和向西运动,动能的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 ④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其动能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动能是标量,与速度的大小有关,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动能具有相对性,参考系不同,同一物体动能大小不同。
答案:A
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1.使用器材
、砝码、天平、 、低压交流电源、细绳、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薄木块、 、毫米刻度尺等。
2.实验方法
(1)平衡摩擦力: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改变木板的倾角,使小车能在木板上做 。
(2)细绳一端连接小车,另一端通过滑轮挂上砝码,注意砝码的质量要 小车的质量。
小车
打点计时器
纸带
匀速直线运动
远远小于
(3)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开始实验时,要先接通电源,然后放开小车,此时可认为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砝码所受的重力。
3.记录测量数据
用天平测出 的质量M、砝码的质量m;用刻度尺测出纸带上各点到 的距离。
4.计算速度
由纸带根据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 的瞬时速度,来计算各对应时刻小车的速度。
第一个点迹
中间时刻
小车
5.得出结论
如果砝码的重力mg对小车所做的功mgs等于小车对应时刻动能的 ,可得出结论:恒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变化量
1.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应连着纸带且接通电源。
(2)细绳尽可能与木板平行,以确保细绳对小车的拉力不变。
(3)开始释放小车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4)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长约50 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
(5)要防止砝码落地和小车跟定滑轮相撞,应采取一些防范措施。
(6)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把打点计时器打出的5个点作为1个计数点),选取的计数点不少于6个。
(7)不要分次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地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出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图2-1-1
(2)实验的数据处理:
①计算各数据中v2和相应的外力做功W的数值填入下表。
编号
数据
物理量
1
2
3
4
5
6
速度v 2/(m2·s-2)
外力做功W/J
②利用坐标方格纸,将各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标出,然后作出W-v2图象。如果作出的图线是一条直线,说明外力做功W与物体速度的平方v2成正比,即W∝v2。
2.在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之
间的关系”的实验中。
(1)某同学的实验设计方案如图2-1
-2所示,该实验用钩码的重力表示
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实验时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答辩.ppt
- 提升学科素养):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75张)答辩.ppt
- 提升一线生产主管的管理技能(58页)答辩.ppt
- 题临安邸答辩.ppt
- 01供应链管理基础分解.ppt
- 体的投影32答辩.ppt
- 体检报告专业答辩.ppt
- 体位引流1答辩.ppt
- 01红外热成像仪配置手册分解.docx
- 2、各种桩基施工工艺分解.ppt
- DB43_T 2717-2023 三樟黄贡椒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51_T 3016-2023 稻田土壤肥力划分与培肥技术规程.docx
- DB5226_T 248-2024 黄平线椒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3_T 3103-2024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植保技术规程.docx
- DB64T-2024 设施黄瓜复合基质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3T 2532-2022闽楠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54_T 0381-2024 青饲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3T2014-2021 芥菜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减量施用技术规程.docx
- DB5104_T 49—2021 密胺餐(饮)具洗涤消毒规范.docx
- DB4405T46-2019 白沙11号早包心芥菜栽培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