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危险场所划分举例 影响区域类型和范围的主要因素 设备和加工过程 通风 类型…………………………人工 等级…………………………容器内为低级,容器外为中级 有效性………………………一般 释放源 释放等级 容器内液体表面……………………连续级 容器开口处…………………………1级 靠近容器液体的溅飞或泄露………2级 产品 闪点………………………低于加工温度和环境温度 蒸气比重…………………大于空气 ? ? 3 危险场所划分举例 考虑到相关参数,从本例中可得出下列典型数值: a=1 m,释放源的水平距离; b=1 m,释放源上方的距离; c=1 m,水平距离; d=2 m,水平距离; e=1 m,高于地面。 3 危险场所划分举例 示例4 在敞开的建筑物内位于地面安装的氢气压缩机。(未按比例) 3 危险场所划分举例 影响区域类型和范围的主要因素 设备和加工过程 通风 类型…………………自然 等级…………………中级 有效性………………良好 释放源 释放等级 压缩机密封,靠近压缩机的 阀门和法兰盘处……………………2级 产品 气体…………………………………氢气 比重…………………………………比空气轻 ? 3 危险场所划分举例 考虑到相关参数,从本例中可得出下列典型数值: a=3 m,距离释放源水平距离; b=1 m,距通风开口处的水平距离; c=1 m,通风开口处上方距离。 3 危险场所划分举例 示例5 安装在户外的带有固定箱顶,无内部浮顶的可燃性液体贮存箱。 (未按比例) 3 危险场所划分举例 影响区域类型和范围的主要因素 设备和加工过程 通风 类型…………………自然 等级…………………中级* 有效性………………良好 释放源 释放等级 液体表面……………………………连续级 顶部排气口和其他开口处…………1级 法兰盘等罐的连接和溢出口旁……2级 产品 闪点………………………低于加工温度和环境温度 蒸气比重…………………大于空气 ?*在箱体和贮槽中,为低级 3 危险场所划分举例 ?考虑到相关参数,从本例中可得出下列典型数值: a=3 m,距出口处距离; b=3 m,箱顶上方; c=3 m,距箱体水平距离。 3 危险场所划分举例 示例6 油罐车注入装置,置于户外,在顶部注入汽油。 (未按比例) 3 危险场所划分举例 影响区域类型和范围的主要因素 设备和加工过程 通风 类型…………………自然 等级…………………中级 有效性………………一般 释放源 释放等级 罐顶开口处……………………1级 溅落地面………………………2级 产品 闪点………………………低于加工温度和环境温度 蒸气比重…………………大于空气 ? ? 3 危险场所划分举例 考虑到相关参数,从本例中可得出下列典型数值: a=1.5 m,距释放源水平距离; b=水平到岛际(桥式)边界; c=1.5 m,释放源上方距离; d=1 m,高于地面; e=4.5 m,距排水槽水平距离; f=1.5 m,距1区的水平距离; g=1.0 m,高于1区的距离。 注:若系统带有蒸气回收装置,则上标距离可缩小,例如:1区范围可缩小到忽略不计,2区也明显缩小。 3 危险场所划分举例 示例7 油漆厂内的混漆室 (未按比例) 3 危险场所划分举例 在这个简化的例子中,四个油漆混合容器(图中2)置于一室。在同一室内还装有三台抽吸液体的泵。 影响区域类型的重要因素在示例2和示例5中已以表的形式给出。 考虑到相关参数,(见危险场所分类数据表)从本例中可得出下列典型数值: a=2 m; b=4 m; c=3 m; d=1.5m。 4 区域范围—— 一般说明 4.1 应注意到:重于空气的气体可能流入低于地平面的地方,便如凹槽或沟槽;轻于空气的气体可能滞留在高于地平面的地方,例如屋顶空间。 4.2 如果释放源位于场所外面或在场所附近,须采取以下适当措施防止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渗入场所,如: a)有形阻挡(物)层; b)要保证危险场所的邻近场所静态正压,以防止危险气体进入; c)用足量的流动空气清洗场所,来保证空气从可能进入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所有开口逸出。 5 通风 5.1 总则 释放到大气中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气可以通过逸散或扩散的方法在空气中稀释,直到其浓度低于爆炸下限为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_电路分析方法分解.ppt
- 2_工业镜头原理及选型指导分解.ppt
- 1.s7系统分解.ppt
- 土木工程施工讲义(邵阳学院房屋建筑方向_杨宗耀)第01讲_土方规划答辩.ppt
- 土坡稳定分析答辩.ppt
- 1.巴东三峡分解.ppt
- 1.巴东三峡课件分解.ppt
- 2_系统安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解.ppt
- 土壤污染-副本答辩.ppt
- 2《测试技术》-传感器分类、电阻式分解.ppt
- DB37 784-2007 书写印刷用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pdf
- DB37 787-2007 电网节电量计算方法.pdf
- DB37 757- 2007 合成氨产品能源消耗限额.pdf
- DB37 5056-2016 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范.pdf
- DB37 2801. 3-2017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3部分:家具制造业.pdf
- TB 10077-2019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pdf
- DB14T 3457—2025 煤炭洗选企业智能浓缩建设技术规范.pdf
- TB 10801-2024 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 (预) 算编制办法.pdf
- DB37 5029-2015 镶嵌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一体化应川技术规程.pdf
- DB37 3416.4-2018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第4部分:海河流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