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三校08-09届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docVIP

吉林省三校08-09届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三校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七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注意事项: ⒈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年级、班级和考号代码在答题纸上的装订线内填写清楚。 ⒉涂卡时,必须按要求使用2B铅笔准确填涂表头信息(在答题卡的准考证号一栏的空格内,从左边第1格起,依次填写学校、年级、班级和考号代码,共8位数字。表头信息填错,一律扣5分,卡面不出现负分。 ⒊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无效。 ⒋保持卷面、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闷热mēn 禀赋bǐng 瘦削 xuē 咄咄逼人duō B. 强迫qiáng 半晌shǎng 打量dǎ 按捺不住nà C. 胳肢窝gā 脊髓 suǐ 刹那chà 戛然而止jiá D. 根茎jīng 高亢kàng 捉摸zhuō 冠冕堂皇guān 2.下列书写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片 豫兆 惋惜 乌篷船 B. 拖延 混帐 消耗 不合算 C. 嬉闹 斑斓 战栗 无可质疑 D. 枯燥 消融 旋涡 万事俱备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曦城国际爆出的优惠让人大跌眼镜,买一送一的优惠折合下来相当于五折,这样的打折力度在北京楼市显得很抢眼。 B.我们不能强迫所有学者都去枯守书斋而甘之如饴。如果《百家讲坛》这样的平台的确能够普及经典,“学者明星化”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暴露出当前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还面临着不少难点问题有待解决。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玄珠 如果说先秦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艺观最突出的特点是“尚用”,那么先秦时代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艺观最突出的特点则是“贵真”。“贵真”的观念由庄子提出,其前提是“法天”,“法天”的思想即是继承了老“道法自然’的核心理念的。由“道法自然”出发,老子的文艺观可定论为自然文艺观。老子的自然文艺观是以其“道”论为基础的。“道”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也是中国古典文论的基本概念。“道”字在甲骨文中尚没出现,西周早期金文与文献中的“道”仅指道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道的内涵不断扩展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理论原点。经过道儒两家的诠释及后世发展,道在中华文化中的含义有:道是世界的本原和本体;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法则和必然;道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和本质;道是公正、善、高尚;道是美,是艺术的真谛。 老子的“自然之道”用于社会政治,就是“无为而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有两层意思,一是完全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不强为,不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二是凡合乎自然规律的事则必须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也要遵循自然规律。虽然老子反对言说,其主要的观点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但老子的“自然之道”的观念仍然可运用于对语言艺术的要求,主要是在言辞表达上要合自然。正如老子自己所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语言的表述,也应该是以“淡”益的。老子与孔子一样痛恨巧言令色,但孔子主张必言传道,老子却主张“希言”,主张“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主张“大辩若讷,大巧若拙”,这虽然有些偏激,也不妨视为对堆砌辞藻的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种蔑视。老子在论述大道玄奥莫测时,用“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形容它。因为它们在事实上又触及到文艺的高超玄妙的境界,所以又可视为对老子自然文艺观的阐发。在老子看来,高超的艺术境界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顾易生、蒋凡先生在《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中解释“大音之声”的含义大致为:“自然完美、蕴蓄宏深、变化多端之音,其声悠扬回荡,若断若续,混沌要妙,莫辨宫商,达到高度的和谐,闻者既不能听清,也不声听。”这种大音,就相当于是自然的音乐,而“大象无形”,应是指大道法象,它不是具体的事物形状,同样是天道自然之象。这些表述都可以成为老子自然文艺观的注脚。从崇尚自然,反对声色修饰的角度出发,老子认为世俗的那些享乐会使人失去本心。因此他提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的观点,其目的是强调圣人应保持内心的纯朴平静。而夸饰失真的文艺,因为使人心动乱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