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实验-法医学血痕检验教学.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痕检验 血痕检验 是否是血 是否人血 遗传标记,个人识别 其他——出血量、出血时间、部位 肉眼检查 部位:室内、室外;受害者、嫌疑人 颜色:干燥程度和颜色----推测时日 形状:滴状、流柱状、喷溅状、擦拭状、血印痕、血泊、血水、其他 范围:出血量 预实验——筛除——灵敏高 联苯胺试验 确证实验——证明——灵敏度低 血色原结晶试验——高山结晶试验 种属鉴定 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 联苯胺试验 原理:血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物质可使H2O2释放活性氧,将试剂氧化显色 操作:针尖大小检材 顺序滴加试剂 冰醋酸—联苯胺-- H2O2 注意:微量、致癌,结果判断 血色原结晶试验—高山结晶试验 原理: 血红蛋白在碱性条件分解成正铁血红素和变性珠蛋白, 经还原剂作用与含氮化合物结合, 生成血色原结晶 呈樱红色、针状或菊花状 血色原结晶试验—高山结晶试验 操作: 血痕纤维0.3~0.4cm,一端稍分离 加高山试剂 加热 镜检 注意:加热方法、结果判断 种属鉴定 原理:特异性抗体与可溶性抗原相遇,当比例适当,可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在两液界面出现白色沉淀 个人识别——遗传标记检验 血型 酶型 DNA多态分析 性别鉴定 血型测定——ABO系统 有血型抗原,又有天然抗体 试剂易得,方法简单 分布广泛 抗原可保存数十年,抗体可保存数周至数月 凝集素测定——玻片法 原理: 血痕经浸泡,干燥的凝集素溶出 遇相应指示红细胞,出现凝集。 判断被检血痕中有相应凝集原 凝集素测定——玻片法 操作: 2×2mm血痕三块分别放置于标记A、B、O的载玻片上 加相应型0.1~0.2%红细胞 保湿盒内,每十分钟镜检 注意:凝集素是免疫球蛋白易破坏;结果判断 凝集原测定——吸收法 原理: 血痕中的血型物质可与相应抗血清中的凝集素特异结合(吸收),使之效价显著降低甚至消失 遇指示红细胞,凝集力明显减弱或不凝 表明血痕含有相应的凝集原 凝集原测定——吸收法 操作: 取血痕1×1cm两份置于两个标记好的试管中 分别滴加抗A、抗B血清4~6滴,震荡混合、充分浸透 37度水浴30分钟 凝集原测定——吸收法 准备两列试管,分别标记好 分别取上清液两滴,加入两个试管中, 分别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2, ~ 1:16 每个试管中加入相应的2%指示红细胞一滴 1500转/分,离心30秒 肉眼观察凝集情况 凝集原测定——吸收法 注意: 必须做已知和空白对照 抗体效价下降越显著,表明血痕中含相应凝集原的证据越充分 判断标准: 对照正确,血痕与血清的凝集程度比原效价相差三级或以上,说明备件血痕中有相应凝集原 血痕的DNA多态分析 * * 法医学系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