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一中2012年高三历史第10周周考试卷(附解析详解).docVIP

山东邹城一中2012年高三历史第10周周考试卷(附解析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邹城一中2012年高三历史第10周周考试卷(附解析详解)

山东邹城一中2012届高三历史第10周周考试题(附答案详解)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 1.(2011年郑州一模)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孔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 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 解析: 三位思想家都是早期儒家学派著名代表,材料中孔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有仁、德治、教育主张;孟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是民贵君轻、仁政;荀子主张君民的舟水关系。三位思想家共同的思想应该是C项“民本思想”。 答案: C 2.(原创)端木赐香指出:“自汉以后,士几乎就是儒家之士,而士则是道之所系,上则从事政治,下则从事教化。”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儒家在“百家争鸣”中取得了胜利 B.儒家学派取得了独尊的政治地位 C.儒家学说得到了统治者的赏识 D.董仲舒根据时代需要改造了儒学 解析: 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儒家学派取得独尊地位固然是得到了统治者的赏识,但得到赏识的根源在于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B、C两项是直接原因。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3.(原创)东汉著名哲学家王充认为:“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董仲舒的影响一是对官方的影响,一是对民间的影响。据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董仲舒使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董仲舒与时俱进,发展了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 C.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有利于抑制君主暴政 D.自董仲舒后,其他学派的思想在民间被彻底清除 解析: 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但在民间,其他学派的学说并未被彻底清除,如道家思想,故D项说法错误。 答案: D 4.(原创)宁夏中卫高庙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庙,很奇特。庙的砖雕牌坊上有一副对联:“儒释道之度我度他皆从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此间”。横批是“无上法桥”。中卫高庙“三教合一”的奇观主要反映了(  ) A.道教和佛教取代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儒、释、道三教出现并立融合趋势 C.统治者实行了以佛、道压儒的政策 D.儒、释、道三教都成为中国的国教 解析: 汉代以后,随着佛教的发展和道家的兴起,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故B项符合题意。儒学并未丧失正统地位,统治者也未以佛、道压儒,排除A、C两项。D项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 B 5.2010年10月22日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诞生880周年纪念日。现代人纪念朱熹的主要原因是他(  ) A.提出“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B.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影响深远 C.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 解析: 现代人纪念朱熹的主要原因要从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这一角度来考虑。从本质上看,朱熹提出的理学思想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从客观上讲,他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选D项。 答案: D 6.李贽在其《石潭即事其四》中写道:“若为追欢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年来寂寞从人谩,只有疏狂一老身。”以下对此诗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表达了诗人敢于蔑视世俗的“异端”思想 B.李贽的观点在当时不为世俗所容 C.李贽认识到了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 D.李贽的主张遭到道学家们的攻击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解读和提炼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这首诗的含义。“若为追欢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表明A项正确;“寂寞从人谩”说明B、D两项是正确的。C项在诗中没有涉及,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7.(原创)下图是位于湖南衡阳县曲兰乡湘西村菜塘弯的船山墓庐,在石级两边有两幅石刻对联:“前朝干净土,高节大罗山”,“世臣乔木千年屋,南国儒林第一人”。这位名士是(  ) A.陆九渊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 解析: 由题干中的“衡阳”、“船山”等信息可知,这应为王夫之的墓庐。王夫之是衡阳人,世称“船山先生”,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正好符合“前朝干净土,高节大罗山”的对联。 答案: B 8.(原创)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指出:“中国文献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发明与发现,……不管你探究哪一项,中国总是一个接一个地位居‘世界第一’。”对此,以下关于中国古代“世界第一”历史地位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造纸术: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 B.火药:打开世界市场的金钥匙 C.印刷术:推动思想解放的工具 D.指南针: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