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xp4偏振实验(一)目的了解TEwave与TMwave在外部入射的反射
Exp4偏振實驗(一)
目的:
了解TE wave與TM wave在外部入射的反射現象及Brewsters angle的應用,以及理解Maluss law的各種現象。
原理:
(1)TE Wave與TM Wave的反射率
TE (Transverse Electric field) wave為入射光的電場與入射面垂直,如圖:
為滿足邊界條件,可得下式:
TM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wave為入射光的磁場與入射面垂直,如圖:
下式也同為滿足邊界條件,
我們可知,
將式(5)帶回式(2)得到下式,我們假設n1=ni、n2=nt,
(6)
又反射數(Reflection coefficient),
然後我們定義相對折射率,
又根據Snells law得知,
所以我們可以推得TE Wave和TM Wave的反射係數,對TE wave來說:
對TM wave來說:
我們將替換成下式,
所以我們可以將式(12)帶回式(10)和式(11),得到:
對外部反射(External reflection)來說,
又ni=1,
所以我們可以求得反射率(Reflectance),
當光垂直入射(θ=0°)時,
下圖為TE()與TM()的反射率和入射角的相對關係:
(2)Maluss law
Maluss law是敘述一個線偏振光,以一個傳輸軸與電場向量間的夾角θ通過偏振片後的強度。將線性偏振光入射到偏振片,那麼藉由旋轉偏振片,我們可以分析入射光的偏振狀態。假設偏振片的透振軸相對於入射光中電場的角度為θ,那麼只有Ecosθ的分量允許通過這一個偏振片,經過偏振片的光強度正比於電場的平方,亦即檢測到的強度隨(Ecosθ)2而變。因為當θ = 0(電場平行於偏振片的透振軸)時,所有的電場將通過,這是最大入射條件,在任何其他角度θ,入射強度由Maluss law可知:
儀器:
綠光雷射(532 nm) x1 方解石(calcite)
x1
532nm
半波片x1 反射鏡x2
x1
載玻片x1 Glan-Laser 偏振稜鏡x1 偏振片x1 雷射功率計(Power meter)x1
*方解石會分出兩道光,一道為O-ray (尋常光線),另一道為E-ray (異常光線)。O-ray為原入射光的方向,如下圖:
實驗中所使用的綠光雷射並非為線偏振,為了使其轉換成線偏振,我們在綠光雷射前加裝一個Glan-laser 偏振稜鏡,它是一種雙折射的線偏振稜鏡,也是一個線偏振分割器,分開出來的光具有正交偏振。它是由兩個方解石(calcite)的直角稜鏡組成,將斜邊接觸放置,形成一個矩形方塊,Glan-laser偏振稜鏡是Glan-Taylor偏振稜鏡的改良,Glan-Taylor的構造如下圖所示:
它們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也就是晶體光軸的安排方向是相同的,只不過Glan-laser偏振稜鏡能夠承受雷射等級的入射光強度,散射損耗也比較小。
步驟:
(一)TE Wave與TM Wave的反射率量測
1.校準光路:
(1)首先架設綠光雷射與兩面反射鏡,讓入射光與兩面反射鏡的夾角接近呈45°,盡量將光入射於反射鏡的中心,架設如圖一:
(2)把放置於號反射鏡的左方,調整號反射鏡的上旋鈕,如圖二讓光能,再放置於屏幕前,接著調整號反射鏡的上旋鈕讓光能:
(3)重複步驟(2)直到自製等高器前後擺放的位置皆能讓光能,完成後並在屏幕上點出線偏振光的位置。
2.檢驗TE Wave和TM Wave的偏振方向與反射率之量測:
在號反射鏡後方架設Glan-Laser偏振稜鏡與方解石,使光入射Glan-Laser
偏振稜鏡與方解石中間,調整方解石讓反射光打回號反射鏡與鏡上的入射光同一點,如圖三:
注意事項:擋去Glan-Laser 偏振稜鏡斜向出射光,避免直射自己或他人眼睛。
此時,O-ray的偏振方向與TE Wave的電場方向相同,與入射面垂直。
(2)接著在方解石和Glan-Laser 偏振稜鏡中間架設半波片,旋轉半波片,使E-ray消失不見,只留下O-ray,即為TE Wave,再將方解石移走,如圖四:
(3)在屏幕前架設載玻片,盡量讓光入射於載波片之中心,接著旋轉載玻片,利用雷射功率計測量反射光之功率,反射光方向須與偵測器垂直,每度測量一點,記錄功率,如圖五:
(4)完成步驟(3)之後,把載玻片移開,並將方解石放回原來的位置,並旋轉半波片使O-ray消失不見,只留下E-ray,即為TM Wave。(註:E-r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林黛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docx VIP
- 02.50.系统上线前安全评估服务技术白皮书v2.0.pdf VIP
-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x VIP
- 中美税收协定(中英文对照)及有关概要.doc VIP
- 河西煤矿一矿一策顶层设计方案8.25(最终).doc VIP
- 群文阅读 借事说理之狼三则.《狼》.ppt VIP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分析人物形象篇》课件(共31张PPT).pptx VIP
- 2025海南省中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最新外墙保温系统及施工工艺介绍(精品课件).pptx VIP
- 第四单元人体生理与健康(一)第三~五章学情评估(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