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

江苏省无锡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无锡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江苏省无锡市2010年秋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第1卷(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第Ⅱ卷卷首的第1卷答题格内。考试完毕只需交第Ⅱ卷。 3.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学号、姓名写在第Ⅱ卷密封线内。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肴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 )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2.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葑侯。”材料反映了 ( ) A.察举制的沿革 C.察举制的弊端 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D.出身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3.南宋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售农用》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上述材料表明( ) A.宋代草市方便了民众的生活 B.宋代开始出现定期举行的草市 C:宋代草市开始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宋代草市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 4.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对明清小说这样写道:“明之中叶……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清代的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的多……现?在只可分做四派来说一个大概……一、拟古派;二、讽刺派;三、人情派;四、侠义派。”其中,与明代中叶“讲神魔之争的”及清代“拟古派”相对应的作品分别是 ( ) A.《西游记》、《聊斋志异》 B.《水浒传》、《红楼梦》 C.《封神传》、《三国演义》 D.《儒林外史》、《三侠五义》 5.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英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两.1914年至1918年徘徊于300万两左右,1919年增至771万余两。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英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B.外国资产阶级利用并剥削中国的廉价劳动力 C.-战爆发促进山东地区草帽辫制造业的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列强在华经济势力 6.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7.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有 ( )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 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天气预报 1856年 1873年 1939年 电 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 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汽 车 1883年 1901年 1928年 无线电 1896年 1909年 1928年 ①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不平衡性 ②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③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 ④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梁启超在《倡设女子学堂启》中写道:“女子若受教育,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岂不然哉,岂不然哉!……”这说明梁启超( ) ①重视男女平等 ②认为女子受教育对家庭和社会意义重大 ③仍受传统思想影响 ④仍主张妇女做贤妻良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2010年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