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概括性要强。开头要用高度概括的语句点明主题,让读者一下子就把握文章的重点。 2.要先声夺人。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开头除了点题以外,还要牢牢地抓住读者的心。 写法指导: 1.看拼音,写词语。 zhēn zhì ménɡ lónɡ ( ) ( ) 真挚 朦胧 随堂演练 2.理解句子,回答问题。 “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你认为作者在想到故乡,想到老朋友时感到凄凉,却甜蜜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作者身在异国他乡,心中有忧愁、有思念;但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 3、拓展阅读。 杂诗三首(其二)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积累、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 2.对于自己的母亲,你是否有说过“对不起”的时候,是否有特别令你想说出“妈妈,我爱您”的时候,写下你与母亲的故事或者你最想对妈妈说的一句话。 6 怀念母亲 R 六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真挚、朦胧、凄凉、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难点) 新课导入 走近作者 作家名片:季羡林(1911—2009),山东省聊城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牛棚杂忆》等。 知识备查 德国: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Deutschland)。位于欧洲中部的议会制和联邦制国家。由16个联邦组成。首都和最大的城市是柏林。 字词学习 真挚 寝不安席 频繁 朦 胧 凄凉 可见一斑 篇章 pín zhì qǐn ménɡ lónɡ qī bān piān 【薄暗】昏暗。文中指黄昏时候,夜幕逐渐降临,天地间一片朦胧、昏暗。 【真挚】(感情)真诚恳切。 【奔丧】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或亲属的丧事。 【弃养】婉辞,指父母死亡。 【沮丧】灰心失望。 【食不下咽】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心潮腾涌】心情跳跃、涌动。 【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 【思潮起伏】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 【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就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寝不安席】无法安然入睡。 真挚——真诚 崇高——高尚 爱慕——仰慕 沮丧——懊丧 真挚——虚伪 崇高——卑鄙 朦胧——清晰 甜蜜——苦涩 【形容痛苦的词语】 欲哭无泪 悲从中来 痛不欲生 肝肠寸断 愁肠百结 痛心疾首 心如刀割 悲不自胜 呼天唤地 苦不堪言 水深火热 饮泣吞声 课文按照总——分——总的写作结构,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 第一部分(1):“我”对两个母亲怀有同样的敬意和爱慕。 第二部分(2):写“我”对亲生母亲的感情,写了自己失去生母的巨大痛苦。 第四部分(13):写“我”对两位母亲深深的怀念。 第三部分(3~12):写作者在德国留学时对母亲、对祖国的思念。 理清段落结构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课文解读 再读课文,思考: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1、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因为母亲离去了,作者的内心无比孤独寂寞,似乎变成了灵魂不全的人。由此可见,母亲的离世让作者感到了刻骨铭心的痛苦和终身的遗憾,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对生身母亲的感情 2、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作者从房东太太盼望儿子归来的语言和神态中,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那份牵挂和爱护,体现了天下母亲都很伟大。 3、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