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高一历史专题课件:专题2 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必修一).pptVIP

2015版高一历史专题课件:专题2 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必修一).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版高一历史专题课件:专题2 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必修一)

3.发展 1899年底,在________的镇压下,山东义和团转移到直隶,向京津地区发展。 4.活动 (1)1900年6月,义和团扒铁路、毁电线,阻击八国联军进犯北京。 (2)围攻________、廊坊一带的侵略军。 (3)围攻北京___________使馆和西什库教堂。 袁世凯  落垡  东交民巷  5.结果 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下最终失败。 6.意义 (1)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阻止了列强__________阴谋的实现,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瓜分中国 义和团运动的原因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是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其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的洋教势力。反映的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仍然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具体如下: ①主观方面:是自发的群众性运动,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利用迷信手段,具有浓厚的封建落后性;对封建统治者认识不清,表现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点 拨 提 示 合作探究 [史料] 史料一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史料二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义和团运动的原因、影响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分析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影响。 [提示] (1)表明清政府实行卖国投降的政策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是: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伟大意义: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拓展深化 近代中国民众自发的反侵略斗争的特点及对其评价 1.特点:发生在中外民族战争中或之后;缺乏正确的领导和严密的组织,往往呈自发性、分散性,旋起旋灭,无法取得反侵略斗争的最后胜利。 2.评价:这些自发的反抗斗争反映出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和捍卫国家、民族尊严的浩然正气。正是民众大规模的自发斗争,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进程。但是,由于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和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这些反抗斗争有时表现出明显的落后性,如义和团的盲目排外和封建迷信。因此,评价中国近代的民众自发斗争,在肯定其正义性和历史作用的同时,还要指出其缺点和不足。 (2013·大连测试)《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砍死。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了义和团(  ) A.滥杀无辜百姓 B.排斥洋货,提倡国货 C.极端排外 D.维护传统社会秩序 【解析】 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从材料信息看,义和团运动时期,凡是和洋人有关的一切事物,如铅笔、洋纸、火柴等,都遭到仇视,这体现了义和团运动的极端排外,故选C项。 【答案】 C 随堂体验 1.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是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 B.反对外来侵略 C.反对封建统治 D.维护封建经济 【答案】 B 【解析】 两图体现的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权、维护主权,所以选B。 2.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答案】 B 【解析】 本题是材料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把握以及再认再现历史的能力,通过材料可联系到近代“晚清名臣”中,与新疆有着密切关系的只有率军收复新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受到各族人民的颂扬的左宗棠。 3.19世纪爱国诗人邱逢甲在《往事》中写道:“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这里台湾成“异域”是指(  ) A.鸦片战争中英国割占台湾 B.甲午战争中日本占领台湾 C.《马关条约》后日本割占台湾 D.三国干涉还辽后德国强占台湾 【答案】 C 【解析】 由时间提示“19世纪”,主人公提示“邱逢甲”以及材料中“成异域……梦台湾”可联系到甲午战败后日本割占中国台湾的史实。 4.(2013·绵阳模拟)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答案】 C 【解析】 “倭”是对日本的称呼,再由“近代前期”,可知题中的国土指的是台湾,甲午中日战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