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阴道微生态评价及其适宜技术
个旧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王锐
护理生殖道
关注微生态
最重要!
阴道
粘膜
阴道
正常
菌群
阴道
免疫
系统
阴道微生态概念
阴道防御系统
阴道微生态是阴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
阴道原籍菌(乳酸杆菌)
数量:8x107 cfu/ ml
5%
95%
正常育龄妇女阴道菌群由六种不同种类的
细菌以及念珠菌、支原体等组成。
正常阴道内有100种微生物存在。
这些微生物在阴道内形成生态平衡。
阴道菌群(阴道的微生态系统)
阴道微生态概念
CFU (Colony-Forming Units)
经培养所得菌簇形成单位的英文缩写。
细菌(可见)和真菌的测量单位。cfu:colony-
forming unit,菌落形成单位,将稀释后的一定量的菌液
通过浇注或涂布的方法,让其内的微生物单细胞一一分
散在琼脂平板上,待培养后,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菌
落。与常规利用显微镜对微生物数量进行测量不同,主
要是对可见(即多数情况下形成菌落)的细菌数量进行
测量的单位。
意思就是每毫升菌液中含有多少单细胞!
阴道粘膜上皮细胞
纵切面示意图
(过路菌)
乳杆菌(原籍菌)
(条件致病菌)
是由不同种属
的宿主传来的
是其自身宿主个体对其
无免疫反应或低免疫反应,
是宿主个体固有的菌群
是由同种属不同
宿主个体传来的
阴道微生态概念
乳杆菌的作用机制
分解糖原,维持阴道酸性环境。
产生多种抑菌物质:乙酸、16-18碳脂肪酸
H202、乳酸菌素、硬脂酸等。
竞争粘附:也称占位性保护。
竞争营养物质:大量定位于阴道中的乳杆菌处
于竞争优势状态,利用阴道上皮
细胞中的糖原,减少其他细菌的
碳源供应,通过竞争营养物质而
干扰一些厌氧菌如白色假丝酵母
菌(白念)的生长。
维持酸性环境
形成保护性菌膜
杀灭致病菌
乳酸杆菌
正常阴道菌群作用
阴道微生态平
衡的核心:
维持乳酸菌特别是产H2O2乳酸菌在阴道菌群中
的优势地位!
在阴道粘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菌膜,
防止入侵微生物在阴道粘膜上定植
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使阴道
分泌物维持酸性环境;
乳酸菌产生的H2O2可
杀灭入侵的致病菌。
阴道微生态概念
乳杆菌
数量减少,生
化指标改变,
阴道微生
态破坏
阴道菌
群失调
各类
阴道炎
加重
阴道菌
群失调
各种
诱因
各类阴道炎的共性
---源于或伴有微生态破坏!
为什么要关注阴道微生态
菌群演变造成菌群结构改变,特点:
1、厌氧菌需氧菌、等条件致病菌大量增加
2、乳酸菌特别是产过氧化氢乳酸菌减少或消失
所有的阴道感染都源于或伴有阴道微生态改变
乳酸菌%
厌氧菌%
加德纳菌%
支原体%
LB-
LB
正常
80-100
70-100
10-40
0-30
20-40
宫颈炎
10-40
10-30
30-50
20-40
60-80
BV
0-20
0-10
40-70
60-80
40-60
滴虫阴道炎
10-40
0-20
10-30
0-30
20-40
霉菌阴道炎
20-50
0-40
20-30
10-40
20-30
老年性阴道炎
0-20
0-10
40-60
20-40
50-60
通过形态学、生物化学、
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 等
方法所获得的阴道菌群
数量和功能方面的信息
分析阴道菌群结构的演替
条件致病
微生物菌
群数量与
功能变化
外来致病
微生物菌
群数量与
功能变化
机体反
应水平
如何评价阴道微生态?
--阴道微生态评价的内涵
为什么要关注阴道微生态
形态学+生物标志物
菌群数量与功能的变化
形态学评价---菌群数量的变化
:
形态学的方法
系统的方法
----------阴道微生态评价内容
阴道微生态评价的内容
标本中细菌分布、排列的密集程度, 即每克或每毫升标本中的菌落数。
分级标准
(放大倍10×100观察每视野平均细菌数)
I级 (记为“+”)
1个~9个 II级 (记为“++”)
10个~99个 III级 (记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