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文规范化与公文处理 一、党政机关公文的概念和特点 二、公文种类 三、公文格式 四、行文规则 五、公文拟制 六、收文办理 一、党政机关公文的概念和特点 (一)概念 公文,即公务文书, 泛指各级各类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制作、使用的公务文书(处理或联系公务的文件)。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封建时代的公文: 1.诏令文书(皇帝使用的文种):制、诏等。 2.奏疏(臣僚上书皇帝使用的文种):章、奏、疏、表、议、奏折等。 3.官府往来文书(官府之间相互行文使用的文种):明代官府往来文书下行文有札付、帖、照会、故牒等文种,上行文有咨呈、呈状、申状、牒呈、牒上等文种,平行文有咨、关、牒等文种。 (二)特点 1.法定作者 2.法定效力 3.规范体式 4.规定程序 ( 三)《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2012年4月16日,中办、国办颁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自7月1日起施行。 1996年中办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同时废止。 《条例》的主要变化 1.在组织领导方面 一是领导要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 明确了“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公文处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室。 2.在文种变化方面 公文种类(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新《条例》比《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增加了“决议” “公报”两个文种。 “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和决定事项。 “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会议纪要” → “纪要”。 3.在公文格式方面 一是统一了公文用纸:国标A4型纸。 二是增加了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三是将公文的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由公文右上角改为左上角。 四是公文加盖发文机关印章时,应同时有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由小写汉字改为阿拉伯数字。 五是不再标注“主题词”。 二、公文种类 现行法定公文种类(文种) 15个: 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文种可以概括表明公文性质、行文方向、行文目的 文种是公文标题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拟写公文标题时要准确选定公文文种。 (一)文种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1.公文标题中缺少文种。 公文标题与新闻标题不同,既要有事由,又要有文种。 如:《凯远集团董事长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2.使用非法定文种。 使用《条例》未规定的文种,如总结、要点、方案、计划、规划、纲要、汇报等。 3.混用或错用文种。 文种重叠使用,如“请示函” “意见报告”或 “请示报告”等。 (二)文种选用的基本依据 1.发文意图(目的)和文种的适用范围 党的机关:决议 行政机关:命令(令)、公告、通告、议案 2.行文机关之间的关系 上下级关系、平行关系或不相隶属关系 3.发文机关的职权和层级 如层级较高的:令、决定、公告、公报等 (三)文种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1.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如: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特点: ① “决议”的内容必须是经过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 ②“决议”涉及的问题往往是有关全局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 2.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特点:严肃、庄重,较高层级的机关使用频率高 eg2 “决定”与“决议”的区别 ①使用范围不同。 ②形成程序不同。 ③内容不同。“决定”可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