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单片机概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h1单片机概述Ch1单片机概述

参考书目 指定教材 雷晓平 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 参考教材 1.马光 主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 2.霍孟友 主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 3.张毅刚 主编,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2 课程安排 本书内容讲授九章:单片机概述、结构与时序、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扩展、中断系统、T/C 课时安排:全部学时为36学时,讲课26学时,实验10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70分,平时成绩30分。平时成绩包含:出勤、实验、作业等,缺少一次内容扣除一次的平时成绩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本章主要内容 单片机的结构特点 嵌入式系统介绍 单片机应用的特点 单机应用-多机应用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MCS-51单片机的基本情况和最新发展 Intel公司-ATMEL公司 1.1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定义 单片机是将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或EPROM)、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和一些输入/输出接口等微型计算机的部件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微控制器( Microcontroller)。 第一章 概述 单片机又称为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是微型计算机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975-1976:4位机,TI公司的TMS1000 1976-1978:低端8位机,INTEL公司的MCS-48 1978-1983:高端8位机,INTEL公司的MCS-51等 1983至今:16位及32位机,INTEL公司的MCS-96等 第一章 概述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全、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性价比高等特点,在智能仪表、机电一体化、实时控制、家用电器、信息和通信产品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各行各业的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常用单片机类型特性对比 1.1.1 单片机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80C51单片机的结构特点: 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 I/O端口多功能分时复用 片内特殊功能寄存器21个和工作寄存器组4组 片内有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1个 独立的位处理器 1.1.2 嵌入式系统 IEEE对嵌入式系统的解释: Devices used to control, monitor, or assist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 machinery or plants 控制、监视或者辅助装置、机器和设备运行的装置 嵌入式系统的主要特点: 目的性和针对性 针对特定场合和功能开发 实时性 响应时间 典型应用 80C51单片机的典型应用: 工业测控:数据采集处理、过程控制、状态监测 家电产品:电冰箱、洗衣机、液晶电视 智能仪器:示波器、医疗器械 消费电子:PSP、MP4 计算机外设:打印机、扫描仪、硬盘 军事电子:雷达、导弹 嵌入式系统 产品发展的稳定性: 51系列单片机市场占有率第一 软件特征: 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开发工具: 计算机开发环境、仿真器、烧写器、(逻辑分析仪)等 1.1.3 单片机应用的特点 单机应用: 智能产品 智能仪表 测控系统与数控系统 智能接口 多机应用: 功能弥散系统:机器人、加工中心 并行多机处理系统:巡回检测 局部网络系统 1.2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1.2.1 CPU的发展 采用双CPU结构,以提高处理能力 增加数据总线宽度 采用流水结构,指令以队列形式出现在CPU中,提高处理速度 采用串行数据总线结构 1.2.2 存储器的发展 存储容量加大 片内使用EEPROM或FLASH 程序保密化 1.2.3 I/O端口多能化 单片机除了集成有一般必须具有的ROM、RAM、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外,随着单片机档次的提高,以适应检测、控制功能更高的要求,片内集成的器件通常还有A/D、D/A、LED/LCD显示驱动器、DMA控制、PWM(脉宽调制器)、PLC(锁相环控制)、PCA(可编程计数阵列)、WDT(看门狗)等。 功耗、体系结构和总线 1.2.4 低功耗 CMOS电路为实现低电压、低功耗提供了条件。在8位单片机中已有二分之一的产品实现了CMOS化,并设有空闲和掉电两种工作方式。 1.2.5 RISC体系结构 采用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可以使指令系统中的绝大部分指令成为单周期指令,提高指令的运行速度。 1.2.6 总线串行化 目的:减少引脚数量,简化系统结构。 背景:串行传输速度不断提高,单片机应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